南帆|现实主义的渊源与启示|特稿

个人简介

1957年生,现居福州。1977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闽江学者”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福建省文联主席。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出版《文学的维度》《无名的能量》《先锋的多重影像》等六十余部学术著作和散文随笔集,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曾获鲁迅文学奖(第四届、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科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华语传媒文学奖等各类奖项数十种。

"

“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带来了不尽的理论波澜,围绕现实主义形成的理论文献汗牛充栋。多少有些奇怪的是,反反复复的争论并未使这个概念的涵义更为清晰——如果不是更加分歧的话。关注现实主义的各种观点必须区分为两个类型: 一,理论的解读与阐发 ;二,作家心目中的现实主义。前者涉及理论史,后者涉及文学史。

理论家对现实主义阐述时常落入一个陷阱:他们往往觉得存在一个孤立的、先验的、固定的现实主义定义。事实上,人们必须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序列之中解读这些概念。它们互为“他者”。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力图冲击拘谨、保守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力图约束浪漫主义的奔放、夸张以及对于传奇的过度追求。只有纳入这种理论谱系,现实主义的“再现现实”、“冷静”、“客观”才能显出特殊的意义。其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或者现代主义的区别并非如同鱼类与鸟类或者猫科动物的区别,而是如同水稻、麦子与玉米的差异。转移一个角度,水稻、麦子与玉米之间存在诸多共同因素,例如均生长于土壤,离不开阳光与水分,等等。试图将现实主义叙述为独一无二的美学范式,这种结论时常被另一些“主义”拥有的作品挫败。第三,大多数作家并非某种“主义”的忠实信徒,不少作家甚至对理论家赠送的“主义”头衔敬谢不敏。同时,许多杰作往往是多种“主义”的混合物。很难根据某种定义按图索骥,找到纯“浪漫主义”或者纯“现实主义”的标本作品。第四,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形成的秩序是欧洲版的文学史故事。中国文学史无法清晰地证明,这些“主义”的相互替代构成了一种普遍的规律。事实上,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几乎同时抵达中国,它们之间的矛盾并不尖锐——这些“主义”的共同对手是中国古典文学。

综合上述理论背景, R• 韦勒克对于现实主义的表述大致公允:“它排斥虚无飘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 它还包含对不可能的事物,对纯粹偶然与非凡事件的排斥,因为在当时,现实尽管仍具有地方和一切个人的差别,却明显地被看作一个十九世纪科学的秩序井然的世界,一个由因果关系统治的世界,一个没有奇迹、 没有先验东西的世界。”相对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显得理性、清醒、尊重常识; 相对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显得乐观、开朗,而不是陷入乃至沉溺于阴郁、荒诞和非理性。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对于现实主义抱有特殊期待,那么,我必须提到“历史”这个概念。对于韦勒克所说的“由因果关系统治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学派重视的是历史演变的前因后果,并且从中窥见演变的规律。很大程度上,所谓的典型人物即是从性格与命运之中发现历史的信息。

解读十八世纪或者十九世纪文学的时候,“现实主义”曾经对众多批评家的论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司汤达、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这些作家的名字都曾经与这个概念发生各种联系。对于批评家来说,现实主义不仅是某种美学范式的描述,同时还意味了肯定的价值判断。二十世纪至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始终没有沉没 ;相对于形形色色新型的文学派别,现实主义不可替代的启示意义是什么?

现实主义的首要涵义是关注现实。对于当今的许多作家说来,关注现实业已成为不可推卸的职责。从“新写实主义”“底层文学”到农民工进城、企业员工的焦虑,作家直面现实的苦难,毫不犹豫地将众多灰头土脸的小人物推到了文学的聚光灯之下。 然而,正如许多作家意识到的那样,现实主义并不主张简单地复制各种苦难的细节或者场景,而是必须体现出深刻的历史眼光。从逼仄的蜗居、微薄的收入、就业的艰难到年迈双亲的拖累,现实主义必须使这些内容摆脱“自在”的孤立状态,展开各种细节或者场景的内在意义。这种内在意义即是从零碎的生活片断向某种历史性的格式塔结构聚合。在这个意义上,现实主义不仅包含了作家的精心构思, 同时还包含了文学形式的选择与创新。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觉得, 只要内容充实,文学形式如同一件无足轻重的外衣。然而,现今的现实主义不得不接受另一种新的理论认知 :内容的意义显现很大程度依赖于文学形式。文学形式并非无足轻重的外衣,可以漫不经心或者任意调换 ;文学形式毋宁说是作品的骨骼和皮肤,一具躯体的骨骼与皮肤独一无二。

现实主义曾经遭受的谴责是——文学的想象力哪去了?文学只能在琐碎的生活表象上爬行吗?对于武侠小说、玄幻小说或者穿越小说这些非现实主义文学,肯定评价的关键词即是“想象”。现实主义从未否定文学想象,但是,现实主义的想象必须接受因果关系的检验。当这种因果关系限定于社会历史范畴的时候,故事情节必须由可信的细节与可解的社会关系作为后援。一个人在墓穴之中生活十年,练就绝世武功;另一个人穿越到唐朝,当上了千娇百媚的公主,众多白马王子殷勤地簇拥在周围——现实主义通常不接受这种想象。即使墓穴之中衣食无虞,那个主人公为什么没有因为孤独而发疯?允许穿越作为一个免检产品,后续的问题仍然存在 :为什么恰好当上了公主,而不是一个含辛茹苦的农妇,也不是兵荒马乱之中的孤儿?现实主义认为,这种想象的主要成分是欲望,而不是依据历史逻辑。一个成熟的作家没有理由纵容欲望 :几乎所有的事实都证明,相对于强大的历史逻辑,廉价的欲望不堪一击。

"

本文刊于《长篇小说选刊》2018年第5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