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两个逃犯一不小心跑到南方,于是中国版图就这样扩大了

有记载以来,中国疆域最早主要在黄河流域,头一次扩大到南方,居然是两个陕西逃犯歪打正着带来的好处,虽然期间经历许多艰苦,但木有办法,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尴尬。

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滴。

周文王

西周武王姬发的爷爷,也就是姬家人还在陕西给商朝当的时候,出了个很有见识的君主——周太王,当然,那时候还叫西伯侯了。

这个周太王呢,由于老婆很多,所以很生了几个儿子,有名的就有泰伯、仲雍和季历哥仨,季历怎么样不知道,但他有个儿子,这个儿子则大大有名,就是精通八卦的周文王姬昌。

姬昌小时候很聪明,深的爷爷周太王的宠爱,周太王晚年的时候,就想把西伯侯的位子传给孙子姬昌,据说他问过天神的意思,周在姬昌手里是可以昌盛的。

迷信固然不好,但周太王就认准这茬儿,能有什么办法,所以就开始为这事着手准备了。

然而着手之前,还有个天大的难题,什么难题?

要传给孙子就必须经过儿子这一关,没有儿子还在就直接把位子传给孙子的。

但要传给儿子呢,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原则,又必须将位子传给老大泰伯,按说呢,泰伯人也不错,上位后应该会很爱惜百姓的,但问题是,泰伯一旦当上西伯侯,必然会从他的子女当中传下去,这样一来,贤良的姬昌就没了当诸侯的机会,周的发达便无从谈起。

这件事萦绕在周太王心头,让他很是头疼,一来二去不知怎么就让泰伯知道了,泰伯明白老爹的心思,心说:老爹想传位给姬昌,我不就成了块拦路石吗,那么,为孝顺起见,我应该早死才是,然而可恨的是,我的身体竟然非常健康,恐怕把小侄子姬昌都能熬过去,该怎么办呢。

就这么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拿定个馊主意,还是自动消失吧。

虽然想走,但泰伯毕竟是诸侯的儿子,王公贵族出身,那可是不能说走就走的,前期必须有些准备,这样一来,又让弟弟仲雍看出些蛛丝马迹,仲雍就问他为什么要走。

泰伯如此这般一说,仲雍明白了,明白之后就笑了:哥你也不好好想想,你走了以后不还有我吗,诸侯的位子照样落不到姬昌头上,干脆这么着好了,咱哥俩一起走吧,这样一来,季历前面没有我俩挡着,他不就顺理成章的继位了。

哥俩商量妥当,一竿子从陕西跑到江苏,不告而别,当上了名正言顺的逃犯,可他俩为什么还要跑到江苏呢。

原始部落

因为到江苏才发现,那地儿当时还很穷,属于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别说周,即便是商朝人,他也是听都没听说过,没听过的地方山高路远的,周太王不就找不着了吗。

于是呢,哥俩就很安心的居住下来。

以后的事情果然跟他俩预料的一样,哥俩莫名失踪以后,周太王立刻向商朝备了案,耗尽人力物力找了几年,始终没有找到,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周太王遗憾之余,就很开心的把位子传给季历,季历干了没几年就又传给姬昌,总算遂了周太王的愿。

事实证明,神的意思果然很有道理 ,也不知是不是元始天尊为了让姜子牙入仕封神捣的鬼,反正姬昌还真不错,就是他把姜子牙请回来当了相国,终其一生在姜子牙的帮助下,把周发展的强大无比。

而泰伯哥俩呢,他俩到江苏一带后自号句吴,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氏族,这支氏族虽然来自中原,却放下架子遵从民俗,和当地百姓一样文身断发,心甘情愿的当起了野蛮人,跟大家一样生产劳作,传授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

因此他俩也就越来越是有名,南方荒蛮部落的百姓知道跟着他俩有好日子过,于是都心甘情愿的归附、投奔,愿意接受他们的管理、教诲,就这样下来,人越聚越多,势力也来越大,最终发展成了吴国。

不过刚开始吴国还不叫吴国,叫做句吴,没得到官方认可,算是个非法的民间组织。虽然非法,但商朝的势力还没发展到那里。所以就一代代延续下来,成了江苏一带不被官方认可的实际统治者。

泰伯大约也没有特别有出息的孩子,死后传位给自己的好兄弟仲雍,仲雍再也没有客气,将这个统治者的位子父传子,子传孙的延续下去,一直到了第三代的周章。

周武王

后来周武王推翻商朝以后,想起这两个爷爷的功绩,并且听人说,两个爷爷当年其实并没有死,反而在南方留下一支后裔,出于感激的缘故,这次是卖了力气的寻找,就这么访了没几年,终于把周章找到。

这时候呢,周章已经在南方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当上了土皇上。

表兄弟统制南方,不就意味着不用朝廷费半分力气就可以扩大周朝版图,于是周武王心里一高兴,干脆加封周章为诸侯,从官面上承认了周章的统治地位,从那以后,吴国才真正的成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周朝也就因此不费刀兵,轻轻松松的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到南方了。

参考资料:史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