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五千年】隋代儒家文化的传播

岭南封建教育与中县相比,发展较晚,何时开始兴办学校尚难确定。但至迟在西汉后期,儒家文化已在岭南逐步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岭南士子积极进取,跻身封建官宦集团,进一步促进了岭南社会的封建化进程,加速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如番禺人陈临,举孝廉官至苍梧郡太守;化州人李进,官至交阯部刺史。也有许多不乐仕进的士子,如番禺人罗威、董正、丁密等,在家乡躬耕自赡,讲学习礼,为推动和发展本地儒学教育作出贡献。惠州地处粤东,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开发较之粤中相对迟缓。加上在入隋之前惠州行政隶属和郡县废置迁变频繁,相关史籍失缺纷乱,就目前掌握的资料表明,直至隋代才有官员在惠州兴办学校。

柳旦是隋文帝重臣柳机的弟弟,来惠任龙川郡守之前,他的侄儿柳述先行被贬至惠州。柳述字业隆,河东解县人,隋文帝重臣柳机的儿子。他少年聪颖,有才干,早年以父荫为太子亲卫。隋开皇年间,柳述迎娶隋文帝的小女儿兰陵公主为妻,拜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侍郎。因隋文帝在诸女婿中特别宠爱柳述,一年后又擢他为兵部尚书,不久因丁父忧去职。柳述在家尽孝期满,入朝迁黄门侍郎,袭父爵为建安郡公。仁寿初又迁兵部尚书,参掌朝廷机密。

柳述少年得志,怙宠骄豪。当时朝中杨素称贵,兼与太子杨广(即隋炀帝)相善,朝中大臣大多惮忌他。但柳述倚仗是当朝驸马和隋文帝宠婿,竟敢当面凌辱杨素,并常在隋文帝面前析其短,杨素遂与柳述结怨。加上柳述迎娶的兰陵公主,原先隋文帝答应将她嫁给太子杨广的妃弟肖,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隋文帝改变主意,将她嫁给柳述,太子怨恨,认为是柳述从中作梗。

仁寿四年(604)四月,隋文帝养病仁寿宫,太子、柳述、杨素及黄门侍郎元岩等大臣侍疾宫中。太子杨广趁其父皇患病之机非礼陈贵人,隋文帝知道后大怒,命柳述、元岩修敕书诏房陵王杨勇(太子杨广的哥哥),准备废太子杨广。杨素闻讯,与太子协谋矫诏,赐房陵王杨勇死,执柳述、元岩系狱。仁寿四年七月隋文帝驾崩,太子杨广登位,遂为隋炀帝。接着隋炀帝将其妹夫柳述流贬惠州,责令兰陵公主改嫁。

柳述迎娶的兰陵公主是隋文帝最小女儿,排行第五。她美姿仪、性婉顺、好读书,深得隋文帝钟爱。她下嫁柳述时年十八,婚后遵守妇道,事舅姑甚谨,时人赞之。隋炀帝贬柳述来惠州,责令她改嫁时,她以死渝志,要跟柳述来惠州。她上书隋炀帝曰:“先帝以妾适柳家,今其有罪,妾当从坐,不愿陛下屈法申恩。”

但隋炀帝不同意其妹妹的请求,坚持要她改嫁。兰陵公主在百般无奈中忧愤而卒,时年仅三十二岁。临终前她又上书隋炀帝曰:“妾虽负罪,窃慕古人;生既不得从夫,死乞葬于柳氏。”兰陵公主卒后,隋炀帝将她归葬洪渎川,资送甚薄,朝野伤之。

隋炀帝把柳述流贬惠州后,随即又作出一项耐人寻味的人事安排:任命柳述的叔叔柳旦到惠州做太守。这究竟是要拿柳述来考验柳旦,还是要柳旦去看护柳述?无从考究。不过,无论杨广此举动机如何,两事必有关联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说柳述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贬谪到惠州的朝廷大员,那么他的叔叔柳旦则是因为侄子柳述被贬的缘故,成为在惠州兴办学校的第一人。自此之后,唐宋两代都有大批朝廷命官和贬官踏足惠州,兴文助教,开始了儒家文化在惠州传播的新篇章。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惠州古称“岭东雄郡”,是一座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山水兼备、风物相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置史、1000多年的建城史。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提出,对惠州来说,不仅要传承老一辈改革开放先行者“敢为天下先”“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胆略,更要发扬“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拿出那么一股劲儿、那么一种精神,争取跻身全省领跑者方阵。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为了进一步彰显千年古城的精神底蕴,激发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精神动力,《惠州日报》近日连载《惠州五千年》系列报道。

作者:何志成

惠州发布编辑部综合整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