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山与美人之间,唐玄宗最终选择了前者

《杨贵妃上马图》(局部),钱选(元)绘,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初九,叛将崔乾佑乘胜攻入潼关,轻而易举地打开了京师长安的门户。自安禄山反叛后,唐朝恢复了从潼关到长安的烽火,每隔30里设一烽台,每日夜幕降临,潼关放火一炬,站站传递,在长安可得见,表示前线太平无事,称为“平安火”。但到了六月初九这天晚上,夜空一片漆黑,平安火不至,玄宗这才恐惧起来。此时潼关已经沦陷,再无人举火报平安了。

第二天,玄宗在兴庆宫召见宰相杨国忠等人紧急商议对策。身兼剑南节度使之职的杨国忠早在此前就密令心腹在四川,也就是他的势力范围内增修城池、建置馆舍、储备物资,以供急需,于是他提议逃往蜀地。宦官高力士也说:“剑南虽窄,土富人繁,表里江山,内险外固。以臣所料,蜀道可行。”玄宗遂决定放弃长安,逃往剑南道。

六月十一日,杨国忠召集百官于朝堂议事,询问对策。百官唯唯诺诺,无人敢答。最后,在否决了监察御史高适提出的“紧急动员、决一死战”的建议后,杨国忠垂泣良久,说道:“有人上书告安禄山要反已有10年,陛下不信。今日之祸,非我宰相之过也。”直接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皇帝身上。朝会结束后,官员居民个个惊慌失措,昔日繁华盖世的长安街市,已是一片萧条。但到了第二天,玄宗突然在勤政楼宣布要“御驾亲征”,这让众大臣十分意外,都觉得不敢置信——因为这已是玄宗第三次宣布要“亲征”了。玄宗宣布亲征后,命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善后置顿使(负责安排路上食宿),崔光远为京兆尹、长安留守,宦官边令诚掌管宫闱钥匙,仿佛马上就要开赴前线了。但到了下午,玄宗却从兴庆宫移驾到了北边的大明宫。黄昏时分,玄宗又密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赏赐禁军,并挑选900匹御马以备不时之需。

六月十三日凌晨,长安城下着蒙蒙细雨。玄宗和杨贵妃姐妹、太子、亲王、杨国忠、魏方进、高力士等一干亲近带着钱帛良马,悄悄离开大明宫,西出禁苑西门的延秋门,向着长安城西的渭水便桥出发,随行的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统领的一支禁军。“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原来玄宗宣布的御驾亲征只不过是虚晃一枪,是为自己西逃蜀地施放的烟雾弹,至于宫外的百官国戚,都被统统丢弃不顾了。

六月十三日早上,根本不知道玄宗已经西逃的文武百官照例到兴庆宫上朝。当他们按时来到宫门时,仍然可以听到报时刻漏滴水的声音,禁卫兵与仪仗兵仍在两旁站岗,跟昔日一样肃穆森严。但等到宫门开启后,内宫里一群宫女与宦官慌张奔出,称皇上不见了!顿时宫中哗然,乱成一团。长安城内天翻地覆、一片混乱,王公士民四处逃窜,一些人则乘乱打劫,冲入宫中抢掠财物,连左藏库(国库)与大盈库(皇帝的内库)都被纵火焚烧,甚至有人骑着毛驴登上了金銮殿。得知玄宗出逃,京兆尹崔光远马上派其子前往洛阳投降安禄山,就这样做了叛军的京兆尹,宦官边令诚也把皇宫的所有钥匙献给了他的“新主人”——安禄山。

玄宗一行狼狈西逃,但沿途许多地方官吏逃得更快,他们早已遁得无影无踪,连玄宗先遣的负责安排饮食住宿的宦官王洛卿也逃走了,根本没人供应玄宗一行人的饭食。中午时分,烈日当头,玄宗在望贤宫前的大树底下乘凉休息,杨国忠以宰相之尊亲自跑去买来几个胡饼献给玄宗充饥,昔日太平天子的威风荡然无存,那些皇子皇孙也只能靠一些百姓献上的粗米糙饭填饱肚子。至于手下的禁军,玄宗只能下令让他们自己去附近的各个村落“求食”了。

这时献食的百姓中一个叫郭从谨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到玄宗面前,说道:“安禄山包藏祸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没人入宫揭发他的阴谋,可陛下却往往把举报的人诛杀,这才导致祸乱爆发,以致陛下不得不流亡到此。从前那些圣主明君,之所以广求天下忠良,使自己耳聪目明,其缘由正是在此。我还记得宋璟①当宰相时,屡屡犯颜直谏,天下赖以太平。可是后来,朝中的大臣再也不敢说真话,只知道阿谀取容,讨陛下欢心,所以宫阙之外的事情,陛下一无所知。我虽为一介草民,也早就料到会有今天,只可惜九重宫阙,森严遥远,区区之心无法上达……要不是事情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我又怎能亲睹陛下之面而一诉衷肠呢!”听完咸阳父老郭从谨的一番肺腑之言,玄宗愧悔难当,只好老实承认道:“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玄宗终于悔恨醒悟,但已经于事无补了。

临近午夜,玄宗一行饥一顿饱一顿地来到了金城馆驿(今陕西省兴平市),但这里的县令早已不知去向,县民也多半外逃。这时从潼关前线逃回的王思礼赶来报告,玄宗才得知哥舒翰已经降敌的消息,于是他授命王思礼为陇右河西节度使,命他赴镇收拾散卒,徐图东进。这个晚上,疲惫不堪的玄宗与众多嫔妃、公主、皇子、王孙在黑灯瞎火的驿站里度过了一夜。昔日养尊处优的皇室贵胄,此时也顾不得什么尊严与体面了,一个个不分官职大小,横七竖八地躺在破草席上,拿别人的胳膊和大腿当枕头,呼呼大睡起来。玄宗未曾想到的是,这将是他和心爱的贵妃杨玉环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了。

《明皇幸蜀图》(局部),李昭道(唐)绘

六月十四日中午,玄宗一行来到了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镇),此时随行的禁军将士既饥饿又疲惫,愤怒不已。他们多是长安人,本来抛妻弃子、跟随玄宗仓促出逃就十分不情愿了,加之饭也吃不饱,于是更加愤懑不满。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见军心不稳,如果无处发泄必然会发生兵变、祸及自身,于是他急忙召集诸将商量,说道:“如今天子逃难,社稷不守,我们沦落至此都是杨国忠惹出来的!我欲诛杀他以谢天下,大家以为何?”众将士深恨杨国忠,异口同声地表示:“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愿。”拿定主意后,陈玄礼找到东宫宦官李辅国,通过他向太子汇报了诛杀杨国忠的计划。对于陈玄礼的计划,李亨心里十分赞同,因为早在李林甫当政期间,杨国忠就曾多次充当李林甫的打手,屡兴大狱陷害身为太子的他。杨国忠当权后,他与太子的矛盾更趋尖锐。到了安禄山起兵后,玄宗曾提议让太子监国,甚至流露出了传位之意,可最后还是被杨国忠搅黄了。因此,太子李亨与杨国忠可谓势同水火,不共戴天。但太子也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一不留神就可能引火烧身,是以他并未明确表态。

不反对就等于默许。陈玄礼心领神会,遂下定决心动手。恰好这时,十几个来觐见的吐蕃使者在驿站西门外挡住杨国忠的坐骑,诉苦没有饭吃。众将目睹此状,大呼:“杨国忠与胡虏谋反!”士兵们随即将杨国忠团团包围起来。杨国忠身下马鞍中箭,慌忙跳下来往驿站西门内奔。士兵们紧追入内,一拥而上,将杨国忠乱刃分尸,并割下他的头挑在长枪上,竖在驿门外。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及韩、秦二国夫人也被杀死,虢国夫人等骑马西逃至陈仓县(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陈仓镇),亦被追上杀死。这时御史大夫魏方进正好出来,见此情景,惊问:“你们怎敢杀害宰相?”愤怒的士兵们早已失去了理智,将魏方进一并砍死。侍中韦见素听到混乱之声出来察看,也被打得头破血流,幸好有人认得他,忙呼叫:“勿伤韦相!”韦见素这才捡了一条命。

敦煌壁画中身穿札甲的唐军

杨国忠被杀时,玄宗正在驿亭里休息,听到外面喧哗,便询问发生了何事。左右侍者道是杨国忠谋反,玄宗不信,问道:“国忠也反了吗?”处死杨国忠后,众将士依旧在外鼓噪,玄宗不得不拄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军士,并默认杨国忠“该死”。但当他下令收队回营时却无人从命,士兵们仍然包围着驿站不肯散去。玄宗只得派高力士前去询问,将士们回道:“祸根尚在!”陈玄礼干脆直接告诉高力士:“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侍奉陛下左右,愿陛下割恩正法。”高力士回来转告将士们的要求,玄宗只觉当头一棒、天旋地转,完全出乎意料,便说:“朕当自行处置。”然后进入驿门,倚杖低首沉思。玄宗思绪翻腾、不忍割爱之际,韦见素之子、京兆司录韦谔进来催促道:“今众怒难犯,安危就在顷刻,愿陛下速速决断!”说完叩头流血。玄宗不愿处死贵妃,反驳道:“贵妃常年居住在深宫之中,怎么知道杨国忠谋反?”这时高力士在旁劝说道:“贵妃确实无罪,但众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受宠,他们心中怎能放宽?愿陛下慎重思之,将士安全则陛下才能安全矣。”这下玄宗挽救杨妃的希望完全破灭了,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玄宗最终选择了前者,他无可奈何地下令将杨贵妃赐死,交由高力士去执行。贵妃杨玉环得知凶信,至玄宗面前垂泣道:“愿大家(指皇帝)好住。妾辜负国恩,死无恨矣。祈容礼佛后再死。”玄宗掩面,悲不自胜地道:“愿妃子善地受生。”之后杨贵妃被缢死在驿站东边的佛堂里——她27岁来到玄宗身边,共陪伴玄宗11年,死时38岁。

这正是: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039》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