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泰宁李氏:以诚持家 以善待人

据说李氏源自“理氏”,是嬴姓颛顼的后裔,曾掌管全国狱事。商朝末年,理徵因直言触怒纣王,被处死,其子理利贞逃入山中避难,靠李子果腹保命。因感念李子之恩,且“理”与“李”同音,故改称李氏。宋朝末年,李氏的一支由南雄珠玑巷辗转迁徙至小榄定居。李氏在中山的总人数排名第五。

小榄泰宁李氏族谱。(市档案馆藏)

在中山,最早可查的李氏族人是李诒性,字寅亮,号南滨。他乐善好义,寄情书法,善于作诗,“借乡里同志,修诗社于宅旁洲畔,日开樽吟咏其间。”诗社遗址在小榄镇泰宁,为李氏族人组成,故称“泰宁诗社”。泰宁诗社是文献记载里小榄最早的诗社组织、香山县历史上的第一个诗社,诗社所在地便成为明代榄溪八景之一。

李孙宸,字伯襄,小榄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壬子科第二名举人,次年京都会试癸丑科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陆续晋升为詹事府侍读学士兼宫廷教习,南京礼部侍郎署理、礼户两部尚书。明崇祯初年授礼部尚书,病故于任内,终年五十五岁,封赠太子太保头衔。

李耀祥,祖籍小榄,香港殷商,曾任香港东华三院主席、华商总会顾问、香港大学校董、中文大学筹建委员等职,获英女皇颁发加冕奖章。

李青选,字容浦,号诚堂,清附贡生,小榄人。乡试中考中举人,入太学求学。为人宽容谦和,乐善好施。当时榄山书院和芙蓉沙田属于官府田地,租佃这些土地的人每亩需要缴纳一两银子的地租。后来,官府增加租金,李青选看到很多人因贫困无法缴纳多余租金,主动替别人缴纳。平时遇到一些贫苦村民逝世,但家人无能力购买棺材时,他会主动施以援手,让逝者得以入土为安。他去世后,只要提起他,乡人无不赞赏有加。清光绪年间,李氏后人为纪念李青选,设立“诚堂书室”。现在诚堂书室成为传播廉洁品格及诚信家风的中山市小榄镇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山市首个“家风家规家训”示范基地。

小榄诚堂书室。(市档案馆藏)

走进诚堂书室,庭院正中莲缸的莲花开得正好。在此种植莲花,也是为了教导后人要像莲花一样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小榄诚堂书室里庭院的莲缸。(市档案馆藏)

书室的廊上悬挂的反腐名篇《五瘴说》(市档案馆藏)

“瘴”又称为“瘴气”,原本指我国南方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唐宋时,一些犯错的官员会被贬至岭南地区。这些从中原而来的官员因水土不服,饮食起居失调,或因远离家乡,心情沉郁,最终客死他乡。很多人不明真相,将其死亡原因归结于瘴气,因此岭南也被认为是死亡之地。

梅挚是宋朝官员,在他看来,自然界的瘴气固然可怕,但官府的租赋、刑狱、伙食、货财、帷簿这五种瘴气更为可怕,官员染上其中一种,便会引起“民怨神怒”,遭到历史惩罚。《五瘴说》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如同锋利的匕首投枪,直击贪官污吏的要害。诚堂书室中悬挂《五瘴说》,旨在告诫读书人,将来做官,一定要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洁身自好,远离贪腐。

其中,李氏家训中要求,以“诚”持家,以“善”待人。小榄泰宁李氏家族世遵祖训。其中家训内有很多仍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如:

(1)本是同根生,宗亲敬宗亲。互勉又互爱,没有贵贱分。兄弟须和睦,温恤穷苦困。

(2)关心家国事,常做慈善行。集腋能成裘,孺子牛精神。和谐好社会,给力我当争。

(3)提倡修族谱,工作虽艰辛。族史不留住,断线失风筝。我辈不作为,贻误后世人。

因此,好的家风好的家训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构建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建设。

▲文字资料来源:

中山市档案局(馆)、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编《齐贤修身 传承好家风——中山市家风家训文化读本》

编辑丨卓剑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