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闽西古志“第一山”:灵蛇山

灵蛇山,这座古志书记载的闽西“第一灵山”,是今人研究古代闽越族蛇图腾必提的名山,千百年来蒙着神秘面纱。它究竟在何方?近日,笔者结合文献记载、田野探寻和族谱记载,试若破解这个难题。

灵蛇山

现知最早记载灵蛇山的文献,为北宋初地理总志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长汀县”,其载“灵蛇山,在州南三百八十里”。(1)北宋中叶《元丰九域志》卷九“长汀县”,载县之山水唯此“有灵蛇山、鄞江溪”(2)一句,略后欧阳忞《舆地广记》“长汀县”所载与此同,亦载“有灵蛇山、鄞江溪”(3),表明灵蛇山、鄞江溪(汀江)这“一山一水”确为长汀县胜迹。故南宋末《临汀志·山川》“长汀县”载“灵蛇山,在长汀县南百八十里,山旧多蛇,下有佛庐及蛇山庙。《九域志》载为胜迹,《寰宇记》在州南三百八十里”(4)。《临汀志·祠庙》“郡城内”又载“灵蛇庙,在子城内佑圣堂右”(4),“长汀县”则载“灵蛇庙,在长汀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旧传唐统军洪元故居,塑像乃其骨肉之遗,有印曰‘大唐统之记,并剑存焉’。后经火,惟印剑腾去。火已,乃于平田中得之。何田市无垢庵亦有祠” (4)。《临汀志》所载为后世省、府、县诸方志如明《八闽通志》等移录。查唐《元和郡县志》“汀州”唯载宁化县玄武山(5),宋初《太平寰宇记》另载宁化县铁石山(6),故长汀县灵蛇山是汀州有载最早三座名山之一。而此唐宋两地志并未载有龙岩县山峰,故灵蛇山可谓闽西(今日龙岩市)“古志第一山” 。

上杭南阳射山村的龙腾寺,原名蛇腾寺

笔者据上述等文献及族谱记载和田野调查,认为古志书中的灵蛇山应是今上杭县南阳镇射山村南部的蛇头屻(屻,音“任”,客家音“引”)所在山脉(即族谱所记之“华山”)。蛇头屻上今龙腾寺旧名蛇腾寺,与古志灵蛇庙脉相承,射山村系由蛇山村雅化而成。根据如下:

一、历史归属。清康熙《上杭县志·山川》载灵蛇山亦属上杭县,在“平安里,县北七十里”(7),故民国《长汀县志·山川》载灵蛇山“地与上杭接壤,故上杭县志亦载之”(8)。宋初从长汀县南境析地建上杭县,1958年长汀县南部的三平区改属上杭县,今为南阳镇。明清与上杭县北部平安里接壤的是长汀县南部平原里、宣成里。两县接壤的平原里部分为今上杭县南阳镇,宣成里部分为今长汀县宣成乡、羊牯乡,平安里部分为今上杭县才溪镇、官庄乡。今上杭县通贤乡旧属太平里,故此山当在今南阳、宣成,羊牯与才溪,官庄这五乡镇的某组合交界间。明《八闽通志·地理》“长汀县”所属山峰本多记有所属“里”名,近年重校本不少“里”名如灵蛇山所属之里均阙如。但据下文考据,灵蛇山所属当为旧长汀县平原里即今南阳镇。

二、距城路程。《太平寰宇记》载“灵蛇山,在州南三百八十里”,其中“三”为衔字,而《临汀志》“灵蛇山在长汀县南百八十里”是确载,故为后世方志沿用。康熙《上杭县志》又载灵蛇山“县北七十里”。笔者采访南阳镇射山村村老,他们均称旧言南阳墟(今南阳镇治)在长汀城南一百六十里,蛇头屻又在南阳墟南二十里,则此山恰在长汀县城南一百八十里,是旧时长汀县最南端。村老又言,南阳墟在上杭城北八十里,仅为往长汀城里程的半,故1958年其地改属上杭。而今宣成、羊牯之地距长汀县城,最远不超一百六十里。查卫星地形图,蛇头屻所在山脉,确是沿东北-西南走向绵延进入才溪镇(旧平安里地),止于紫金山之东。蛇头屻又与旧县镇隔河相对故其地旧时确为长汀、上杭两县界山。

三、溪流汇合。《临汀志·山川》“上杭县”载,新田溪等“四溪会流至通贤铺,过龙蛇山会语口溪,南流至旧州与大溪合”(9)。康熙《上杭县志·山川》“新田溪”则改《临汀志》“龙蛇山”为“灵蛇山”(10),乾隆《汀州府志·山川》和《上杭县志·山川》“新田溪”亦作“灵蛇山”(11)。通贤铺即今通贤镇一带,宋代即是驿站。南阳、通贤及才溪南部属同一盆地,其间三溪(南阳溪、通贤溪、南宝溪) 汇于射山村,南流至蛇头屻下溪口入旧县河(旧称“语口溪”),再经九洲村(古作“旧州”)合于汀江干流(俗呼“大溪”),南宝溪因发源于紫金山诸峰之南宝山(今才溪南山) 得名,流域为才溪镇南部“四坊片”,接纳矾溪、新田溪、金山溪众水,沿西南-东北走向流经才溪镇荣石、下王、陈坑、南阳镇双溪诸村,至射山村与南阳溪汇合。今三溪之水合流入旧县河之情形,比照“过灵蛇山会语口溪”,表明灵蛇山就在蛇头屻所在山脉。

四、山脉分布。民国《上杭县志·山川志》记载,金山(紫金山)“其脉来自长汀大息岭,历归岭至赤峰嶂,由青岩趋于洋河隘,为长汀、连城交界山。折而西为灵蛇山,左南阳、右涂坊,皆长汀辖境,旧志云‘在县北七十里,山势峭拔,旧传有巨蟒出没,客过其处率祷之,属平安里’,逾伯公凹,冈峦顿起,乃入杭境。连缀复叠,远若笔架,曰笔架山” (12)。此记述明确指出灵蛇山在南阳一带。其将紫金山脉当作长汀、连城界山松毛岭山脉南延至上杭部分,今日较之卫星地形图可知此言大体不虚。准确而言,蛇头屻所在山脉系朋口河——旧县河西沿的山脉,沿东北-西南走向奔延,自连城朋口、新泉入上杭南阳、才溪、旧县,中间多个来自东西两侧溪流汇入的溪口。笔者经射山村,翻越大山前往蛇头屻,所经之山确如明《八闽通志》等志书所形容灵蛇山“峭拔凌空”。长山如蛇俯冲,其中一段奔临射山溪口而止,地形酷似蛇头,故名蛇头屻。后山“蛇尾”则绵延至新泉,构成南阳盆地东缘 。

五、舆图标示。上述考论还得到康熙《上杭县志》卷首《县境总图》佐证(13)。该图灵蛇山标示在县北平安里,处紫金山之东,介于汀江与旧县河之间。这正合乎今日蛇头屻大体地理位置。灵蛇山成为闽西“宋志第一山”,应与其位置有关。宋初置上杭县后,曾在语口(今旧县)、钟寮场(今才溪荣石中寮)设县治,灵蛇山毗邻两地,是前往汀州的常经之地,故早被熟知。

六、村名谐音。今蛇头屻所属射山村,其名怪异,询之当地村老,皆不知所由。但笔者以为当由“蛇山”雅化而来,因有灵蛇山、蛇山庙,附近村庄即是“蛇山村”。核之当地土音,“射山”“蛇山”高度一致。何时雅化则待考证,民国《长汀县志·城市志》记该地已作“射山桥保” (14),民国《上杭县志》则在卷首《县境全图》于北部交界处标有长汀县地“射山桥”(15)。有资料称,闽南南安市“诗山”亦有蛇山庙,“诗山”是否也由“蛇山”雅化而来,可以探讨。

七、族谱记载。射山村曹氏2007年春编的《谯国郡曹氏宗庆公家谱世系图》移录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该村《谯国郡曹氏家谱》刊的《射山桥乡考》,其文系该村修此谱时的曹氏第二十二世嗣孙曹莹所撰,其曰:

余观宋欧阳忞《舆地广纪》载,长汀有蛇灵山,在县南一百八十里,山下有蛇王庙,地与上杭接壤,《九域志》载为胜迹。余即以为今之射山桥,何以知之?据黄氏族谱,射山桥原名蛇山桥。夫蛇王庙即今之龙山寺,俗亦仍呼旧名蛇庵寺。射山桥即今山下之铜溪桥与十二驳桥是也,以两桥夹立,其直如矢,形如射山也。余尝从龙山寺后登华山顶,高数十丈,平畴四望,回环映带,一匝山光,苍翠如画,真佳境也!《九域志》所载,称为胜迹,洵不诬矣!今余乡在县南一百八十里没有上杭太平图洞里仅隔一山,灵蛇山非今之蛇山桥而何?嗟乎,灵蛇山之湮没不彰三百有余年矣,可胜慨哉!

据载,射山村旧称“射山桥乡”,曹宗庆携家人在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从附近的上杭才溪东坑迁来开基,以其在东坑为第七世下推世系。其光绪间二十二世孙曹莹(字或号小石)对“射山桥”原名“蛇山桥”、灵蛇山,蛇王庙在该村的考据思路,与笔者不谋而合。“据黄氏族谱,射山桥原名蛇山桥”一句,因黄氏是当地大姓,其中一支居于射山村毗邻的双溪村。在此记中,还解释了“蛇山”雅化为 “射山”的“因形赋名”来由,除了恶蛇畏蛇心态外,原来是该村射山溪上有铜溪桥与十二驳桥,桥拱如弓,溪直如矢(箭),南流直射灵蛇山,故桥名射山桥,村名随同雅化为“射山桥”,在风水学上或有射山制蛇之隐意。

八、田间调查。2017年2月18日、19日笔者在射山村龙腾寺作田野调查,亲闻主持比丘尼普仁师言,蛇头屻后山曾化为长蛇,越江入旧县地界,土人大恐,刀斧斫之,无损丝毫。长蛇扬言:“千斧万斧,就怕无牙老虎!”土人苦思冥想逐大悟,锯之,长蛇流血三昼夜乃死。又言,旧时寺前山亭,曾埋植铁杵,以固定蛇头,免其作祟。此与方志“旧传有巨蟒出没”可相印证。

关于灵蛇庙(蛇山庙),(临汀志)载庙中塑像是唐统军(武职)洪元的骨肉之遗(木乃伊),似一手持印一手执。何田市(今长汀河田)汤泉边无垢庵也有洪元之祠。《临汀志·寺观》又载武平县有钟统军(16),以汀州发展析之,此“唐统军”应是南唐之武职。康熙《上杭县志·山川》载“灵蛇山……旧传有巨蟒出没,客过者其处率祷之”。(17)“但乾隆《上杭县志·山川》称“迹之乌有也” (18),笔者又采访村老,均言不知有蛇山庙,表明此庙早已不存。

明朝以来所存的是蛇腾寺。乾隆《汀州府志·古迹》载“蛇腾寺,在平原里” (19),民国《长汀县志·古迹》纪之较详,略云“蛇腾寺平原里溪边,明正德间建,祀观音大士,里人许有政捐左右山场田业,立龛祈祀” (20)。蛇腾寺即今射山村蛇头屻上的龙腾寺。笔者亲临其寺,寺中奉檀越(施主)许有政神位。询之村老,许有政是今日南阳镇朱畲村许氏明朝先人,该寺后由其女婿黄五三郎及裔孙执管。笔者夜宿山寺,整理寺中三通古碑碑文,据最早的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祖印传芳》碑记载,明正德二年(1507年)临济宗僧人明英(1485-1550年,长汀县人)率其徒真华于此建禅林,名“龙山堂”。揆之文献与前引族谱名“蛇腾”与古“灵蛇庙(蛇山庙)”一脉相承。蛇腾寺今又雅化为龙腾寺,但山下溪口新立指路石碑仍刻“蛇藤寺”。

长汀县涂坊镇与南阳镇旧时同属长汀平原里,据载其地亦曾有蛇腾寺。2014年6月2日,笔者考察涂坊中学前丹溪边桥头庵,确认其即蛇腾寺。该庵1997年重修,内独奉武将神像右手执宝剑,左脚踏蟠蛇,神像后大书“蛇岳灵公王神位”。此像与唐统军洪元形象一致。门联为“丹水穿桥如三蛇腾跃,青山昂头似五岳横空”,内嵌“蛇岳”两字。据了解,蛇岳灵王(蛇王菩萨)曾奉于闽西不少庵庙,如长汀县城罗汉岭原有蛇王宫。笔者小时即闻村中原有东山庵奉蛇岳菩萨,2014年6月1日,在老家附近羊牯乡罗坑头村禅林寺(五乡庵)发现一尊新塑蛇岳灵王像、上杭县庐丰镇扶洋村也发现了蛇岳灵王像。康熙《上杭县志·寺观》载“灵岳庙,(在)县治大街,俗呼蛇岳灵蛰候王。元未,摄县事郑从吉于长汀何田奉建庙”(21)。郑从吉系长汀河田人,他从老家将蛇岳灵王传入上杭县,与前引《临汀志》何田“无垢庵之祠”可对应。

上杭南阳射山蛇头屻上的蛇腾寺,明代开基僧人名之“龙山堂”,祀观音大士。今称“龙腾寺”,未奉蛇王菩萨像,摆设与常规佛寺无异,蛇图腾印迹荡然无存。

注释:

(1)(6)《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中华书局,2007年第2036页。

(2)《元丰九域志》卷九,清光绪八年(1882年)金陵书局刊行,第四册。

(3)《舆地广记》卷三十四,四川大学出社,2003 年,第1065

(4)(9)此四条载《临汀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9页、第62页、第64页、第49页。

(5)《元和郡县志图志》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83年,第723页。

(7)(10)(17)《上杭县志》卷一,鹭江出版社,2014 年,第28页,第31页,第28页。

(8)民国《长汀县志》卷三,第一册,长汀县博物馆1983年重刊本,第34页。

(11)(18)乾隆《汀州府志》卷三,方志出版社,2004 年,第56页;乾隆《上杭县志》卷一,鹭江出版社,2016年,第58页,第59页。

(12)民国《上杭县志》卷三,上杭县方志委2004年重印本,第67页。

(13)康熙《上杭县志》卷首,鹭江出版社,第3页。

(14)民国《长汀县志》卷五,第一册,长汀县博物馆1983年重刊本,第42页。

(15)民国《上杭县志》卷首“绘图”,上杭县方志委2004年重印本。

(16)《临汀志·寺观·武平县·南山绵洋院》第78页。

(19)乾隆《汀州府志》卷七,方志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

(20)民国《长汀县志》卷六,第一册,长汀县博物馆1983年重刊本,第61-62页。

(21)康熙《上杭县志》卷二,鹭江出版社,第58页。(来源:《福建史志》 2018年第一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