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禄是慈禧宠臣 为何称得上晚清最后的底线和良心?

看过《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的朋友们,应该对荣禄这一历史人物不会陌生。荣禄,字仲华,姓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是甲午战后的后洋务运动时期,继李鸿章之后,晚清朝堂上中流砥柱级别的人物。

荣禄政治生涯的早年,曾任宫廷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根据当时的野史杂记记载,荣禄年轻时长得很英俊,还与守寡的慈禧太后闹出过绯闻。这种说法,其实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不足为信。

但在慈禧晚年时,确实对荣禄非常宠信,先是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任疆臣之首,后又内召入军机,授大学士,许多大事都要征询荣禄的意见。后来慈禧选定光绪的继承人时,所选中的溥仪,便也有荣禄的血脉(溥仪为荣禄外孙)。

在很多人看来,荣禄不过一介庸才,他之所以能够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完全靠的是慈禧的信用,不过是个善于迎合上意的宠臣。这也说明长期以来,荣禄在晚清历史上的作用,一直被人们所低估了。

荣禄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一方面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军功,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这也使他没有资格位列中兴名臣。但荣禄有一点好处,就是三观很正,总能在慈禧想要胡作非为的时候,及时拉上一把。

荣禄是慈禧一手提拔,可以说没有慈禧,就没有他的身份和地位。然而,荣禄却并不只对慈禧惟命是从,在他的心里,其实一直有一份自己的操守和执着。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一点,是戊戌政变后,荣禄对光绪皇帝的保护。

《清史稿》德宗本纪记载:

“八月……丁亥,皇太后复垂帘於便殿训政。诏以康有为结党营私,莠言乱政,褫其职,与其弟广仁皆逮下狱。……辛卯,上称疾,徵医天下。召荣禄来京。”

发生在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政变,慈禧和光绪帝后彻底撕破了脸。慈禧的本意,是要废黜光绪,另立新君,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将荣禄内召,帮忙主持大局。

然而,荣禄认为废黜皇帝一不合祖制,二不利于朝廷,只会让慈禧的权力继续膨胀。虽然荣禄没有明面上表示反对,但却积极联络刘坤一等地方疆臣,上书劝谏慈禧,才能有刘坤一“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一言而决,打消了慈禧废帝的念头。

除了保护光绪之外,在慈禧想要滥杀无辜的时候,荣禄总能及时制止。比如胡思敬的《国闻备乘》记载:

“庚子匪乱炽时,辅国公载澜上疏言兵事,附片请杀王文韶,指为汉奸。军机入见,孝钦以疏示之,廖寿恒等均失色。荣禄班在前,力为剖白,愿以百口保文韶无他,事乃解。”

王文韶与荣禄同列军机,作为同僚,荣禄并没有对他们打击和倾陷,而是利用慈禧对自己的信任,出于公心对这些老臣进行保护。后来严复给张元济的信函中还提到,庚子拳乱期间,慈禧逃到西安后曾想杀翁同龢泄愤,也是被荣禄拼死保了下来:

“即如老西,既到长安,即欲以待张南海者待翁常熟,荣垂涕而言不可。既至今年正月初六,老西之念又动,荣又力求,西云:直便宜却此獠。此虽出于为己,然朝廷实受大益,可谓忠于所事矣。”

严复称荣禄“忠于所事”,便是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当时翁同龢已罢黜回乡,保下翁同龢,对荣禄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可能得罪慈禧。但就是为了维护朝廷体制,不让慈禧胡作非为,荣禄还是坚持做了他内心觉得正确的事情。

如果没有荣禄所做的这些努力,任由慈禧乱来,清朝的气运,或者会提前十几年结束。

在八国联军进攻之前,清廷曾开放义和团入京,围杀外国大使和传教士。有些朋友或许会有疑问:数万义和团教众,加上清廷的武装力量,围攻东交民巷使馆以及教堂数十天,怎么就始终没有攻下来?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洋人的武器有多么厉害,而是与荣禄的暗中接济和袒护有关。

庚子期间,荣禄是掌握京畿军权的人,当时清军已经装备有步枪和开花大炮等重型武器,要攻陷区区几座教堂,根本是轻而易举。但荣禄知道,纵容义和团在京滥杀洋人,根本是祸国殃民之举,所以不但在进攻时敷衍了事(“横竖炮声一响,里边(宫里边)是听得见的”),还暗中给教堂和使馆内的洋人运粮(西瓜),防止他们缺粮饿死。

荣禄这样是汉奸行为吗?并不尽然。清廷纵容义和团滥杀洋人,本不符合国际公法,只是所谓的“大阿哥党”为了废帝夺权而上演的一出闹剧。如果真的把事情闹大了,不但太后性命堪虞,大清还有亡国的风险。故荣禄暗中保护洋人,实则是为了留下转圜的余地,避免激化矛盾,到时难以回旋。

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看,荣禄所作所为功过难辨。但作为大清的臣子,荣禄确实做到了忠于清廷,在顺从太后和保护大清之间,努力地进行平衡。荣禄是晚清最后的底线和良心,没有让慈禧秀出更低的下限,对延续清朝的国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