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走在苍茫壮美的大地上

雁门关脚下,出镜记者陈晨在开场白中说道"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这是元代诗人元好问诗歌《雁门关外》的首句。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发生在雁门关周围,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多达200余起。古代国灭亡、汉高祖被围、雁门之变、雍熙北伐……生于山西忻州的元好问,饱尝战争之苦,一生坎坷。1214年3月,蒙古军占领金国忻县城,大肆屠城,元好问的兄长好古也死于其中。两年后,蒙古军包围太原,元好问携母亲仓皇逃往河南。因此,在元初结束多年战乱之后,他抒发了"四海一家"的变化。

行走在雁门关外的黄土地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留下了一座座华美的古建筑、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和雁北特产,感受到的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厚重历史,让后来人从中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

节目做完了,对雁门关的了解也只是皮毛,而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抛于脑后,不再提及。在这一趟拍摄中,遇到的人和物,我想会时常跃然心中,转化成一种动人的力量。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在做中国古建筑调查时,记录下了他第一次见到应县木塔的情景,正是落日时辰,前方几乎笔直的道路尽头,兀然间看见暗紫色天光下,远远闪烁着的珍宝。红白相间的宝塔,映照着金色的夕阳,这座五层的宝塔,从四周原野上拔地而起,由夕阳返照中见其闪烁,一直看到它成为了剪影,那算是我对于这塔的拜见礼。

而我,第一次走近应县木塔,也是在傍晚,却只是傻愣地问了一句:为什么这么多鸟绕着木塔在飞?

原来,每年清明过后立秋之前,木塔中住着成千上万俗称麻燕的小候鸟。每当夕阳西下,群燕就从塔中栖息处飞出,绕塔飞翔,周围的蚊虫全被吞噬。据说,这座纯木结构千年佛塔不遭虫蛀的缘由,就与此有关,麻燕无意中成了"护塔卫士"。

故事的主人公马玉江,也是一名护塔卫士,从工作调配到木塔十多年间,一直从事木塔的研究维护工作,痴迷于木塔的巧夺天工,又为木塔的诸多病害不断奔波,并复原了10:1等比例的木塔模型。

爱塔之人马玉江

木塔模型

节目拍到最后,晨姐感叹:"怪不得关于佛家,说木塔的时候有这样的一句话。没有一钉却有筋骨,没有一铁却有构架。真正牢不可催的不是钢筋铁骨,而是人心所向。是像马老师这样有毅力的人,要努力修复,完善它的人。"我拍完之后,心里嘀咕着,我的老前辈在"百科探秘"中用两小时的时长,四集专题片《释迦塔密码》全面介绍了应县木塔,这十几分钟我能说些什么。保留了很少一部分木塔榫卯结构的内容,主体上以人物为主,希望这位爱塔之人的故事也能打动观众。

雁北晚霞

从应县木塔往西75千米的崇福寺,也是一座见证了民族融合的瑰宝建筑。这里被誉为金代文化艺术殿堂,特别是崇福寺主殿弥陀殿的五绝,更是享誉海内外。节目中除了展现五绝的华美和当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还介绍了镇馆之宝——北魏千佛石塔。这座石塔是北魏奉佛的圣物,由北朝献文帝拓跋弘的小臣曹天度倾全家资产雕造,通高约3米左右,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塔身曾被侵华日军掠夺,塔剎被爱国人士收藏,日本战败后将塔身交还给中国,被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塔剎如今保存在崇福寺。

崇福寺远景

流光溢彩的背光屏

孙学瑞老先生

故事的主人公孙学瑞,是崇福寺可移动文物的保管员,千佛石塔的塔剎正是由他保管。拍摄前想了很多的办法和途径,怎么能在节目中展现石塔的塔身。通过孙老师才了解到,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保管着塔身的典藏组组长戈思明,五年前曾为促成千佛石塔合璧展出事宜来过朔州。孙老师还珍藏着和戈思明共同抱着塔剎合影的照片,遗憾的是没有留下戈老师的联系方式。几经周折,最后在崇福寺对面的马邑博物馆拿到戈老师的联系方式。我站在崇福寺内搜索台湾的区号,第一次拨通台北历史博物馆典藏组办公室的电话时,内心也是给自己加了一场不大不小感动自己的戏。顺利联系上戈老师后,也就有了节目中呈现的内容。

五年前的合影

北魏千佛石塔塔刹

晨姐通过视频连线戈老师的十二分钟里,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用耳朵贴着手机跟我们对话的。戈思明老师有听力障碍,平常不使用手机。我提出微信视频的想法后,听到戈老师在电话那头跟同事要微信号,你是我信任的人,电话里的也是我信任的人,要你微信号是和千佛石塔有关……我真是感动到词穷。

连线海峡那一端的戈思明老师

塔刹和塔身的重逢

面对千佛石塔,想引用台湾作家蒋勋在《美的沉思》中说石块里的菩萨之笑:身体可以受苦役,精神可以被屈辱,但是,那藏在内里的对生命真挚的爱,仍使佛像脸上有了笑容。让我们知道无论是什么阻难,生命都要往光明、善良、美好的世界升去。这些驮负着沉苦发愿的佛像,一尊一尊被竖立在中国的大地上,仿佛是苦难中万民的发愿。

位于怀仁县城南30千米处黄花梁脚下的金沙滩,是宋、辽交战的古战场,也是传说中杨业兵败罹难的地方。都说"乱世藏金,盛世藏瓷",在雁门关一带,虽然战火纷飞,但是由于文化纽带和血缘关系,民间的陶瓷生产从未间断。在中国陶瓷史上,山西是古窑址众多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瓷土原料和资源丰富的煤炭,以及充沛的雨水,赋予了它瓷业生产的各种先决条件。怀仁陶瓷,古有"独擅北方"的美誉,今天,正全力建设"北方瓷都",窑火熊熊,丽瓷生花,产业与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高岭岩

在西口古道必经之地的怀仁,拍摄了碗窑村的陶瓷匠人李增平和制作雁北特产糖干炉的手艺人马宏旺。怀仁陶瓷的历史和施釉工艺,糖干炉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在节目中都展现了,唯独遗憾的是没把人物拍好。这是个人能力问题,我相信自己是有感受力的,尽管也劳费心神,但是结果还是没有办法实现。有两个节目之外的小细节,说出来也算弥补心中的遗憾。

在拍摄李增平对陶瓷胎体喷釉空镜的间隙,李老师的儿子走上前,用手指揉去父亲脸上的釉料。这不仅是父子之间的暖心举动,也是当地人粗中有细的性格体现。也就理解了李老师为什么放弃在国营陶瓷厂的优越待遇,在自己开设的工作室里,三十多年坚持只做一件事,潜心探索窑变釉艺术瓷,并且创造了一个陶韵光彩的世界。

父与子

糖干炉纪实部分拍摄完成,晚上返回马大哥的店面,拍摄糖干炉及制作材料的空镜。马大哥的母亲问我:那个姑娘(陈晨)没有来吗?我想跟她说会儿话。我们相处的时间只有两天,而且制作糖干炉的过程中,由于阿姨的腼腆和面对镜头的紧张,拍摄并不顺利,开机关机了很多很多次。拍摄完成,才发现阿姨这么可爱的一面,想跟那个姑娘说会儿话。我想也是因为那个姑娘的亲和力和拍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耐心和敬业,感染了阿姨吧。

为了这期节目,我今年在朔州呆了26天。即便遗憾再多,我也要感谢这次节目的拍摄。

首先感谢从我实习开始,就一直照顾我的晨姐。感谢晨姐在这一趟算是漫长的拍摄中,对每一个选题认真的准备和帮着我设计拍摄内容。

感谢张老师和岩哥的用心拍摄,特别是张老师在我多次陷入困境的时候,站出来给我解围。

感谢于姐,被我一次次地打扰,帮我与当地对接和沟通。拍摄糖干炉的最后一场,甚至借用她家的院子。

感谢段老师送的三本比《新华字典》还厚出一大截的《朔州通史》,拍摄地是他的家乡,他说也算为家乡做了点贡献。

感谢在节目前期和后期给我提出很多宝贵意见的朋友和同事。来栏目组已经四年了,自己还是平衡不了工作和所谓的创作,谢谢你们贡献的智慧和时间,感谢你们丰富了我。

被丰富的导演,冰棍少年

最后,还是以元好问的诗歌结束吧,他指出为人与为文不可一概而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首鞭挞晋代文人潘岳的诗,提醒着我:不仅要好好做节目,还要好好做人。做不好节目,也要好好做人。节目好不好终将过去,做个好人,真诚对待有缘人。

节目做完了,对雁门关的了解也只是皮毛,而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抛于脑后,不再提及。在这一趟拍摄中,遇到的人和物,我想会时常跃然心中,转化成一种动人的力量。

——本期编导 许家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