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无人入眠——《宁波交响,秋帆导读》第三期[图]

金秋十月,宁波国际声乐比赛开幕式于10月14日晚举行,宁波交响乐团的本月第三场演出推出一个宏大的歌剧GALA专场,因为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里的公主咏叹调《在这宫殿中》是其中重头戏,并且今年又是普契尼诞辰160周年,10月13日的“宁波交响 秋帆导读”,贺老师带来的话题是《图兰朵》赏析,本期讲座开场部分,贺老师带大家欣赏了开幕式演出里一一上演的那些曲目,主要的篇幅则是留给了《图兰朵》。

1979年,毕生唯一一次访华的卡拉扬曾经在紫禁城沉思,但是在太庙演出《图兰朵》的夙愿最终要靠印度指挥家梅塔和中国导演张艺谋联手完成,那已经是1998年的事了。贺老师回顾了《图兰朵》的故事文本的来龙去脉——它原初乃是波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日》第二卷《海莱夫王子的故事》(国内由甘肃少儿出版社发行),原作里,图兰是波斯语里的中国之意,朵特即是公主,原作里未标明哪个朝代,卡拉夫是鞑靼国王子,他与父王(未出现在原作里)流落中国,猜谜成功后成为中国驸马,公主侍女阿德玛(一位亡国公主)暗恋卡拉夫,最后自尽。

意大利剧作家戈奇1771年据此完成舞台剧剧本,加入了鞑靼王铁木尔以及王子的老师巴拉克等人物,阿德玛之死被劝阻并赐还故土。1790年有了德国版的戏剧,由席勒改编,百年后,又有巴奇尼和布索尼两种歌剧版。普契尼的歌剧版剧作者是雷纳多-西莫尼和朱塞佩-阿达米,后者是老搭档,前者的加入是因为他是中国通,作为记者曾派往中国,正是他把戈奇的剧本介绍给普契尼,使得剧本荒中的普契尼有了目标。遗憾的是1924年普契尼死于喉癌,未能完成全剧的谱曲,由朋友阿尔法诺续完。首演指挥托斯卡尼尼只是演到作曲家停笔的地方。《图兰朵》剧情荒唐,但结构上却严格遵循三一律——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颂爱(爱情融化坚冰)主题,尚属正能量和普世价值,所以四海适用。

《图兰朵》是普契尼的绝笔,普契尼一生最重要的创作,都可以归到意大利歌剧的“真实主义”流派里去,但大歌剧形态的《图兰朵》显然是反其道而行之,王侯将相登台,创作思路上,无疑是一次“反动”。从《图兰朵》里可以看出,主创者对中国其实是相当隔膜的,他们只是借了“中国”一个壳,用异国、猎奇、噱头去炮制一个传奇故事。《图兰朵》其实跟中国没有关系。“茉莉花”动机的运用,主要还是作曲家的技法在起作用,并非表明中国音乐如何强大。此作流行,主要还是因为西方对中国的普遍隔膜,所以有猎奇市场,完全不必以此剧的搬演,来暗示所谓盛世。此作仅是一出音乐游戏,何况内涵也是老掉牙的。贺老师最后认为,作为听者和思索者,清醒永远必要。

(宁波市图书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