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的是汉文帝在位期间还是比较能压的住

说到大汉王朝,那么人们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君王就是汉武帝,这里我们要说的则是同样具有雄才大略,却只能被称为一代明君的汉文帝。照实说来,汉文帝的确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的确算不上是千古一帝,那么原因是什么呢?这还得从千古一帝这个名称的评判标准来说道说道。

那么何谓之“千古一帝”?其实最直接的标准那就是一句话,在位期间是否有开疆扩土的作为,因此,通常所说的秦始皇以及康熙,甚至他的后辈汉武帝,千古一帝的称谓都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前面提到的几位皇帝都是在他们所处年代靠着武力将疆土一步步的扩展。尤其是秦始皇,他更是将分崩离析的国土统一了起来,虽然也有一些过错,但是总体还是功大于过的。

但是,汉文帝虽然在位期间,也表达过低于匈奴的美好愿望,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施。后人对于汉文帝的评价用一句很短的话就能概括出来,他在历史上功绩在于休养生息,而不在开疆扩土。因此,即便汉文帝是一位被史家讼扬的明君,但却由于标准限值,根本成为不了“千古一帝”。说到这里,不禁要发问一句,历史学家对于“千古一帝”的评判标准是不是该改一改了?作为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他自从即位以来,一直都是以谦让俭朴为日常生活标准,用宽厚仁爱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子民,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生活态度来约束自己。品德高尚可以和圣贤相比肩,但是可以毫不夸张的来说,像这样一位皇帝要是严格来说,远远比圣贤更加伟大、更加难能可贵。因为在皇帝这个高度,很难坚持本心的谦虚的过完每一天,因为权力会驱使着皇位上的人贪恋的更多。

然而,汉文帝做到了,他不仅仅克制住了自身的欲望,也利用自己的权力为天下百姓谋取了福利。汉文帝可以说是一直很关心民生的问题,他认为民生才是国之根本,而民生则是依靠农业才能良好构建。比如说匈奴为什么连年要侵犯大汉,最起初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过多的追求金银财宝,而是匈奴人不会种地,即使土地肥沃,也是种完作物到丰收时候颗粒无收。在那样一个农器时代,所有的物质基础都是靠着辛苦的耕作才能完成的。因此,汉文帝不仅对农民的赋税予以大幅度的消减及免除,甚至作为一位皇帝还亲自率领满朝文武百官去田间耕作,不仅沿袭了周礼之“耒礼”,并且还史无前例的开创了皇帝“亲耕”的先例,“圣驾躬耕”论起来也是起源于此。

汉文帝在即位之初,便考虑到列侯因为住在京城,而封邑距离还是比较远,来回的奔波很是劳民伤财。故而因此,汉文帝在即位后的第2年,便颁布了诏令让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地去,这也的的确确减轻民众的负担。但是不得不提,这样不集中管理下面的王亲贵族,若是下面有谋反之心也会造成生灵涂炭的,所幸的是汉文帝在位期间还是比较能压的住。

紧接着,汉文帝考虑到种种原因,草拟建造一座简单一些的高台,结果召来相关的工匠一核算,造价要超百斤黄金。汉文帝虽然很想,但认为太耗财力,最终还是作罢。 汉文帝不仅自己以身作则,除了上朝祭祀等严肃场合,平日里穿的都是比较粗糙的丝织衣服;就连对他所宠爱的慎夫人,也是要求极为严格,不准她穿过于耗费布料的长尾袍子,日用品一律采取简单的格调,以此来为天下人做好勤俭节约的榜样。这样一位好皇帝,即便到了晚年,也对给自己建造陵墓的有关部门千叮咛万嘱咐,一切从简,陪葬品也选取成本低廉的瓦罐,而不要用金银细软。就是在临终之时,汉文帝仍然为天下的老百姓考虑,下诏曰,自己死后,百姓吊丧三天就可去除丧服;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等相关活动不要取消;丧事一律从简,绝不要大肆操办等相关诏令。

总之,自从汉文帝即位以来,虽然关于自己一切从简。但是,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凡便民利民的事情,就事无巨细,倾力而为。文景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盛世之一,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后世历朝历代可以说都深受汉文帝时代的影响。同时,文景之治也为汉武大帝反击匈奴,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称汉文帝为“千古一帝”又有何不可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