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马上就要到这个节日啦!

九九重阳节

各位食客们,今天是十月十六日了,在农历就是九月初八了!是不是很熟悉呢?明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即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说起登高,这是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故重阳节又叫作“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一家人集体出行,欢声笑语,感受节日的气氛。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经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重阳和菊花的关系就更深了,重阳节也被称作为“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花种类也极其繁多,颜色不一,甚是好看。

古代文人对菊花的喜爱不仅仅止步于赞美歌颂它。除了赏菊之外,在重阳佳节更是喜爱饮菊花酒。菊花又名长寿花,是生命长久的象征,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所以在古代菊花酒也是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佳节还会有佩戴茱萸,簪菊花的习俗。毕竟在古代茱萸也是被视为可以避邪驱灾的象征。而它本身也是可以作为一种中药使用。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成熟的果实通红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重阳节的歌谣

菊花黄,黄种强

菊花香,黄种康

九月九,饮菊酒

人共菊花醉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初九,多陪陪身边的人。祝愿每个人都能和自己的家人长长久久,身体健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