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阳节啦!原来古人重阳“不敬老”?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重阳赏菊,清代

如今的重阳节也是老年节,而在重阳节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将老人作为重阳节的关注群体主要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敬老爱老固然是我们古已有之的传统,但在“敬老”被强调之前,中国人在重阳节做什么呢?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有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等习俗。有人说这最初来自于先民们庆祝小丰收的活动,也有人认为和祭祀火神有关,还有人称这些习俗起源于人们在水边举行祭礼、消除不祥的祓禊(fú xì)活动。总之,当重阳节至迟在汉代确立时,先民们插茱萸、登高饮酒等习俗便成为了它的固定节俗。

吴彬应《勺园祓禊图》(局部),明代

登高:祭祀、辟邪、骋怀

“登高”作为融合了祭拜天神、丰年庆的活动,是重阳自古以来的重要节俗。虽然由于时代的发展,祭祀山河的功能早已由国家来承担,但人们“登高”的风俗仍然在延续。

在南朝梁吴均的志怪小说集 《续齐谐记》中,有东汉桓景登高辟邪的传说:桓景在费长房的帮助下,带领村民做绛囊、盛茱萸,并登高、饮菊花酒,最终一起成功逃避并战胜汝河恶魔。传说源于生活,这个传说提示我们重阳“登高”的习俗可能确实与先民躲避洪灾、瘟病的实际经历有关。

《仙山楼阁图》,册页、绢本设色,23×23.4cm,宋代

叶芳林《九日行庵文燕图》,清代

无论是希望借由登高沟通天人,还是躲避灾祸、祈求长寿,“登高”无疑是重阳节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其避祸祈福的文化意义也延续至今。除此之外,古代文人们也在登高中思考了更深刻的人生意义。

高其佩《高岗独立图》,立轴、纸本墨笔,70.9×38.3cm,清代

九月九日,正值气候转凉深秋时节,文人在此时登高望远,除了作为人类生命个体在气温骤变下对感染疾病的担忧,也更多几分面对自然风物变化的忧思。在登临高处时,我们在浩渺天地间难免更觉自身的渺小,在无尽的自然中慨叹生命的短暂。

文徵明《兰亭修褉图》,金笺设色,24.2×60.1cm,明代

在万物复苏、惠风和畅之际,王羲之尚且在《兰亭集序》中有感于“不知老之将至”,那么当杜甫们登高台、念浊酒,只见“无边落叶萧萧下”的时候,又怎能不有感于生死大事呢?至此,重阳“登高”的文化内涵又厚重了几分。

罗聘《邓石如登岱图》,立轴、纸本墨笔,83.5×51.1cm,清代

满城风雨近重阳

画面感十足的成语“满城风雨”,正来自于北宋诗人潘大临的独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它本是在重阳节前一天,这位黄州诗人题诗于壁的第一句,但不巧被地主催租打断,便再无诗兴。在这短短七个字里,只见佳节将至、满目飘摇风雨,风寒叶落与人生失意裹挟而来……

袁江《风雨重阳图》,扇页、纸本设色,17.5×52.9cm,清代

这七个字营造的意境吸引了文人墨客们续写、作画:比如他的友人谢无逸、南宋诗人韩淲、元代画家倪瓒等人由此写诗作词;明代的张宏与清代的尹耕云、袁江等人作画描绘了这包含文人无奈故事的“满城风雨近重阳”。

张宏 《满城风雨近重阳》,明代

化解忧思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才高八斗的王勃尚在九九重阳登高日于滕王阁感慨冯唐易老,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古人们多和他一样,在建功立业中追寻着人生的不朽意义。人生的有限与天地的无垠、功成名就的期望和困难重重的现实,也是今天的我们与古时的他们共同面对的难解矛盾。

唐棣《滕王阁图》(局部),元代

我们焦灼、茫然的心灵在何处寻找寄托?即便在交通方便、通信迅捷的今天,故乡也总是人生旅途的港湾,能在人生失意处抚慰人心,为浮躁、孤独的心提供安宁的精神家园。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纸本设色,28.4×90.2cm,元代,作者为好友周密所画故乡济南的秋景。

能抚慰人心的不只是故乡,还有人们在古今艺术家的画作诗意中获得的共鸣。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艺术家们将自身生命赋予山水、画作、诗文,而欣赏者从中获得生命的印象,正是这种通过艺术获得的生命共鸣,让我们可以抵御重阳佳节“倍思亲”的孤独。

石涛《对菊图》,立轴、纸本设色,99.5×40.2cm,清代

过节,快乐就对了

疏导秋日忧思的不只艺术,还有美食。重阳正值小丰收,就连九月斋戒的唐代,都要在重阳这天破例食肉饮酒。

朱屺瞻《重阳菊蟹肥》,45.5×33cm

由先秦蓬饵发展而来的桂花糕,在唐代已是美食,南宋时更有精致的“狮蛮栗糕”,明清时无论在宫廷还是民间都广为流行。又有既可宴饮助兴又可驱寒的菊花酒,在一个重阳日留下了“白衣送酒舞渊明”的佳话。菊花不仅可为隐士伴酒,直接食用也是重阳的一份雅致:高洁如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从实用的层面看也如苏辙所说,“南阳白菊有奇功”。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页、纸本设色,27×21.3cm,清代

沙馥《饮酒图》,扇页、纸本设色,18.5×53cm,清代

徐悲鸿《东篱采菊图》,立轴、纸本设色,110×36.1cm,近现代

重阳除了美食,还有很多快乐优雅的活动。比如人们在重九这天听曲看戏——清代宫廷就有每年在重阳佳节欣赏《九华品菊》与《登高览胜》的惯例。放风筝的民俗也在部分地区流传至今,人们用火烧断风筝线,任风筝随风远去,希望疾病也随这“流鹞”而去。

齐白石《五童纸鸢图》,37×131cm,近现代

人们也会在重阳节接女儿回娘家团聚,一起吃重阳糕、祈盼新生命的降临。还有从远古流传至今的习俗——插茱萸、佩香囊,既芳香雅致,又有驱虫逐寒的实效。

金点翠花囊,2×7.8×5.7cm,清代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绢地茱萸纹绣,丝,34×35cm,西汉

李赞华(传)《骑射图》(局部),绢本设色,27.1×49.5cm,宋代

在重阳佳节,契丹人和汉人都会进行骑射活动,并趁兴宴饮群臣。最后,重阳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便是欣赏菊花,这从苏轼诗中可见一斑:“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黄花与我期,早中实后雕”。诗中“黄花”便是“菊花”,唯有菊花盛开之日,才可算是重阳。

唐寅《东篱赏菊图》(局部),纸本,134.6×62.6cm,明代

叶芳林《九日行庵文燕图》(局部),清代

重阳从魏晋的辟邪日,到唐宋生活改善后的轻松娱乐化,再到今日的老年节,节日的侧重变了,但中国人期盼祥和美好生活的愿望没变,对生命的珍重没变。秋日固然难免多忧思,但我们可由乡情与艺术共鸣化解,我们仍和古人一脉相承,并由重阳这个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身体力行地唤回我们的敬老传统。

恽寿平《山水花鸟图册》之菊花,27.5×35.2cm,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在重阳当天我们不像唐代人有法定节假日,但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改期过重阳。在周末给自己放个小假,在这菊花盛开之时,与家人好友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又有花糕伴肥蟹、菊花饮美酒,岂不快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