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4小时】胡渭:沿革地理翘楚

说到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家,人们对郦道元、徐霞客一定耳熟能详,但对胡渭可能知之甚少,甚至从未听闻。其实,胡渭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地理学家。

地理学家胡渭(1633 年-1714 年),字朏明,号东樵,浙江德清县人,出生于明朝崇祯年间,但主要的生活时段是清朝。他生于一个代有功名的书香门第,一个降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人生的理想自然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胡渭12岁的时候,明朝灭亡,父亲离世。他随母避乱于山间,勤读诗书。15岁时,他就考入县学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他热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步步登攀,但他的科举命运实为不济,考了多次仍原地徘徊。两鬓苍苍之时,依然还是秀才一个。

绝意科考之路

大概是他侄儿胡会恩的推荐,胡渭先后到相国冯溥、徐乾学的家中当西席,即家庭教师。康熙皇帝开博学鸿词科,为全国有声望的读书人开设科考直通车。胡渭的科举之路由此出现了一缕曙光。相国冯溥推荐胡渭应诏,胡渭坚决推辞,不过最终推荐书还是送出了。在入选人名单公布时,胡渭非常吃惊发现还是没有自己。从此,胡渭绝意科举,专心教书,潜心学问。

踏入地理殿堂

命运关闭了胡渭的科举之门,却为他打开了学术之门。作为相国府西席的胡渭,自然“无案牍之劳形”,教书之余广交文友,可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切磋学问,赋诗唱和,久而久之,胡渭的视野大为开阔。

相国徐乾学奉诏纂修《大清一统志》。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徐相国退休,朝廷继续把纂修任务交给他,并允许他把工作带回故乡去做。于是,徐相国在苏州太湖洞庭山开书局,聘请了胡渭、顾祖禹、阎若琚等精通经史地理的学者,共同参与这一巨大的纂修工程。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撰工作,为胡渭铺就了通向地理学殿堂的道路。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可谓我国“古今地理之祖”,最早提出了“九州”的地理区划之策,主要记述各地山川、湖泊、物产等方面的情况。作为一个学者,胡渭是一个学问颇深的有心人,凡是与《禹贡》有关的资料必定亲手摘录存档。在如此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下,胡渭查阅历代地理文献,博采群书,荟萃众说,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储存了许多《禹贡》的研究资料。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先是徐乾学因事被免去职务,书局撤销,后又顾祖禹过世。两年后,徐乾学也谢世,一时好友四散。随后,《大清一统志》的纂修工作由徐乾学的弟弟徐秉义接手,工作地点重新回到京城。胡渭年事已高,只得回到德清故里,说是脚痛养病,实则养心。

著就传世名作

在故乡的日子,胡渭的内心渐渐归复宁静,开始谢绝一切人事应酬,埋头经籍。他翻阅从前关于《禹贡》的笔记,一种整理成书的想法油然而生。他说自己“循环展玩,撮其机要,依经立解,章别句从,历三期乃成,厘为二十卷,名曰《禹贡锥指》”。大意就是,经过反复研究,抓住要害,依照经籍解读《禹贡》,又按章句有条不紊地分门别类,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地理学著作。他取意《庄子·秋水》中“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谦逊地给自己的这部作品取名《禹贡锥指》,说自己只是一锥之指,一家之言。这一年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胡渭65岁。

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春天,皇帝南巡,行宫设在苏州。胡渭写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平成颂》,连同自己的著作《禹贡锥指》,一起托侍讲学士查昇转呈皇帝。皇帝看了颂扬自己的文章,自然十分欣赏,高兴之余就赏赐了胡渭一把上有御笔的扇子和“耆年笃学”的匾额一块。在那个“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皇家”的时代,胡渭获得了一个读书人最高的荣耀,由此声名大噪,天下读书人为之倾倒。

作为一位历史人物,胡渭最大的贡献是完成了一部流传后世的地理学著作《禹贡锥指》,这是一部研究《禹贡》的集大成之作。

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胡渭在德清家中逝世,享年82岁。

胡渭是封建时代的一位士大夫,自然科学知识有限,也没有到野外实地考察。但他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仅汇集了大量地理学及地方文献,考订诠释了《禹贡》,而且擅于通古今之变,表达独特的观点,展现了一个学者的生态人文关怀,此为胡渭区别于传统经学家的高明之处。

如今,一个现代化的地理信息小镇在胡渭的故乡德清拔地而起。300多年前,一个德清人潜心地理学研究,皓首穷经,著就传世名作;300多年后,德清人勇于开拓地理信息产业,知难而上,托起新的朝阳。这是德清人对“地理”的挚爱,也是冥冥中的文化传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