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白之友,诗文家喻户晓,姓名鲜有人知,死因与性格息息相关

王昌龄是这类人中最典型的代表,同时他的性格也可能导致古人只愿闻其诗,而不愿知其名,导致如今的人们只知道他的绝句,记不起来他的姓名

也许你不知道他是七绝圣手,但你一定读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也许你不知道他是诗家天子,但你一定读过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也许你不知道他是李白好友,但你一定读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就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汉族,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将七绝推向高峰,可与诗仙李白媲美,故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也被称为“诗家天子”。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一种人,他们留下的东西往往被世人所知,但他们本身的姓名却是少有人提及。比如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谁最早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现象不得不说是独有的悲剧,而王昌龄就是这样一类悲剧人物。

王昌龄对报效国家,驰骋沙场有无限的热爱,同时,他又同情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从王昌龄的一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是一个耿直大气,锋芒毕露,喜欢高调的人。他仕途的不顺利,成为李白之友,甚至最后的死亡都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

许多读者在看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句诗后,一定会十分疑惑:文章写的不是王昌龄吗,但这是李白的诗句啊?这是李白诗句没错,但这首诗歌是李白怀恋王昌龄而写的。李白为什么会为王昌龄写这首诗歌呢?他们之间的友情究竟开始于什么时候?

公元739年,李白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跟王昌龄在巴陵意外相遇,两人之间由于性格相似,都是那种不爱权贵,一心报国之人。加上李白剑客身份,王昌龄又向往沙场,两人一见如故。他们在江边的小船上,边泛舟边吟酒,畅谈唐朝文坛圈里那些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候,王昌龄写了一首诗《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白是个豪气的人,别人对自己如何,自己就应该如何对别人。当听说王昌龄早朝中锋芒太露,得罪了贬官,遭致同僚诽谤而被贬为龙标尉时,心中十分同情,便特地写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首诗,给予安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是一场遭遇相似的两人的互相安慰,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只有在穷途末路下帮助你的人才是真朋友。李白一生交友无数,真朋友却只有那么几个,王昌龄算是与其惺惺相惜的真朋友之一。然而,这个好朋友却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死于非命。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强盛的大唐内部到处烽烟四起,天下不太平。第二年,59岁的王昌龄在辗转回老家途中,经濠州,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可能自己都想不到,自己长居于庙堂,又由于太特立独行,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哪些人,从而给自己带了了杀身之祸。

根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卷,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闾丘晓此人,史载“晓素愎戾,驭下少恩,好独任己。”根据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推测一下:王昌龄自恃才高,对人情世故一点不通,导致仕途不顺,又恰巧叛乱爆发,自己心灰意冷之下想起回到故乡另谋出路,在经濠州时候,遇到了濠州刺史闾丘晓,闾丘晓是一个傲慢刚愎之辈,当时又是拥兵自保。

两人相遇后,谁也不服谁,王定然是对闾丘晓的一系列行为指指点点,而闾丘晓最看不惯王昌龄这种光说不做的文官,又忌惮他七绝圣手的名声,害怕他说出一些对自己不好听的话,动摇自己在百姓中的威信地位。当时恰逢安史暴乱,于是忌恨之下,思虑一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王昌龄。“忌而杀”这里的“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是妒忌,有人认为是猜忌,我认为是“忌惮”、“恨”的意思。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七绝圣手”算什么?杀他和杀任何一个贩夫走卒一样简单容易。中国古代的许多文人雅士都有共同的通病——自恃清高而不懂人情世故,仕途不顺则索性放浪形骸。王昌龄是这类人中最典型的代表,同时他的性格也可能导致古人只愿闻其诗,而不愿知其名,导致如今的人们只知道他的绝句,记不起来他的姓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