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自身五大致命缺陷,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众所周知,崇祯帝朱由检16岁从哥哥天启帝朱由校手中接过了已是内忧外患、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尽管在位17年,他生活简朴、气节刚正、勤奋敬业、励精图治,但还是没有逃过国破家亡之命运。

大明王朝的灭亡,他这最后一任皇帝无论如何也是难逃干系的。其实,说他是亡国之君一点也不冤,的确难辞其咎,他身上的致命缺陷,在17年的执政中展示得淋漓尽致,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大明王朝灭亡。

那么,崇祯自身到底有哪些致命缺陷呢?

一是急躁。崇祯一上任看到大明的问题成堆,就着急上火,所以凡事要求速成速效,犯了严重的急躁病,使他对问题的认识、判断严重脱离实际。你像袁崇焕说“五年平辽”多是安慰他,但他信以为真,没有实现时,他认为这是欺君,就把袁凌迟处死。李自成兵败后从十八骑发展到百万人,崇祯便启用了在大狱中的孙传庭,孙虽然取得了一些的胜利,但因情况复杂退守潼关。其实只要孙守住陕西,李自成就不敢断然进攻北京,但是崇祯非要孙出关和李自成决战。

二是优柔。不善断是帝王之大忌。面对两线作战的窘境,杨嗣昌建议“攘外必先安内”,崇祯觉得言之有理,但又怕承担软弱、卖国的名声,从而对满清是和是战举棋不定。在农民起义军是剿是抚也是犹豫不决,致使张献忠叛来降去,最终酿成大患。当准备南迁遭到群臣反对时,便优柔起来,最终被包了饺子。

三是严刻。崇祯刻薄寡恩在历代帝王中也是少见的。像袁崇焕这样有功之人,纵然有天大过失和罪行,赐死便可。为何非要凌迟,分食其肉,株连家人。孙传庭出山就活捉高迎祥,解除了崇祯的心腹之患,怎能凭几句谗言,就打入天牢。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满清秘密议和崇祯是知道的,但事情泄露后,作为一国之君怕担有辱气节之名,拒不承认,并将其处死。这样的帝王,谁还敢与之为伍,为之分忧。

四是苛责。崇祯的苛责可以说到了极点。不容许属下有一点错误,有一次失败。在位的17年间,竟然换掉了50多个内阁大学士,11个刑部尚书,14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7人,杀死巡抚11人。这怎能不让朝廷上下人人自危,胆战心惊!又有谁能忠于他呢!

五是短视。尤其是在识人用人上表现非常突出。无才无德的魏德藻被崇祯视为“人才”,从钦点他状元到提拔他当了宰相,不到五年。李自成兵逼北京之时,崇祯问他有何高建,他却一言不发。李自成进京后,他立马去投降。李自成问他为何这么快来投降。他说崇祯“无道”。刘宗敏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对他一顿暴打,并说,崇祯哪点对不起你,不到五年就把你一个穷书生提拔当了宰相,你怎么这么说他。最终被刘宗敏打死。“假死”的洪承畴他隆重追封,而真死的孙传庭他却认为是诈死潜逃。

这五个缺陷放到谁身上都是致命的,何况是在崇祯皇帝身上,危害极大,无可救药。令人感叹的是,他死前还说出了“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话,可见,他至死也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自己应负的责任!认为亡国之责全在大臣身上!这也许他一生最大的悲哀!

更多精彩,请关注【下午历史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