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游记丨阆中古城民俗游——古人善熬汤,一碗慰今朝DAY1

一直觉得,一座古城就像古人熬出的一碗高汤。历史辛酸被他们撒入汤中,独独筛去了其中的苦,摘一弯城墙上的千年皓月,舀一瓢青山下的不老江水,添一把改朝换代的柴,硝烟烽火,慢慢炖煮,一城的岁月之韵就在烟雨中袅袅升起。

此汤初见寡淡,但韵味深厚,专治现代社会的浮躁焦虑。

江风中已有初秋的凉意。古城我去了不少,国外的国内的,这次在阆中呆了三天,时间不长,但阆中的文化深厚韵味和独特民俗风情,让我印象深刻。不仅因为它2000多年的历史,作为军事重镇,有“阆苑仙境”、“阆中天下稀”之美誉,也因为阆中一直保持着的独特民俗表演和古城原住民的生活相辅相成,才让这我在这三天不长的时间里真切感受到千年前活在这地方的人朴实生活。

day1

一日赏尽阆中民俗“新八景”

作为千年古城,阆中一直保持民俗风情的延续和传承。“新八景”是指晨钟、暮鼓、敲更夜巡、岁月二胡、张飞巡城、汉服提灯游、阆苑情歌、阆中花轿,八个表演内容从黎明到夜晚,一日解析古川北民俗生活。作为民俗文化打卡点,来阆中的第一天我便按时打卡体验了每一个民俗表演场景。

晨钟

敲钟击鼓,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每天早晚撞击。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历史朝代更迭,不同朝代城楼报时的钟声也会有所不同。而阆中还是保留的晨钟暮鼓的方式。即清晨以钟声开始,夜晚以鼓声拉开序幕。古城里的晨钟在南门楼,天刚亮我就出发了。敲钟人身着古装中年男子,似汉唐时的服装,他气定神闲,仿佛每日敲钟是一份如起床刷牙般平常之事,没有新鲜,也没有厌倦。他说春夏秋冬,他从未迟到过。时间到的时候,他活动了一下手,随后双手把着钟椎,用力往外推。

震耳欲聋的钟声轰隆来袭。刹那间,让我忘了上一秒为何事忧,下一秒又该为何事愁,钟声通过耳膜共振着我的胸腔。一下就空了。只知道当下是什么时间。

古人果然是更智慧的,虽然没有那么多记录时间的工具,但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报时却有着这样的震慑力。而总看手表的现代人,却没几人真的把昼夜拎清。

岁月二胡

从南门楼下来,往武庙街走。街边的小铺和档口都陆续开门。这边不少摆摊位的老板都爱着古装,一时间让人很有穿越的感觉。(ps:可不是cosplay,而是那些人自发的行为。)

走着走着,一阵二胡声传来。这是第二个民俗打卡点,父亲的二胡。

扮演者是一个有些年纪的男人,岁月的痕迹都刻在他的手上,他却将历史拉进了抑扬顿挫的弦里。一曲罢了,再接一曲,变化丰富的表情中是他对音乐的热爱。他说他拉二胡已有多年,自己也写了不少曲子,其他乐器也会玩,但喜欢的还是二胡。二胡音色接近人声,中高音表现力强,易于塑造沧桑安静氛围。而在古城的静谧中,二胡也是最相得益彰的乐器。曲子奏着奏着,天更亮了。驻足的游客越来越多,古城也渐渐热闹起来。拉二胡的人越发陶醉于琴声中,他一身长衫,黑色礼帽下的脸有了岁月的沟壑。驻足的游客相机拍了手机拍,他却可以依然沉醉乐声中不被打扰。仿佛这古城中任性的说书先生,说的便是这一城往事。

阆中花轿

临近蒲式宅邸,一阵鼓镲声迎面扑来,巷子里红红绿绿一队迎亲花轿队伍。身旁有游客兴奋的喊:“这是哪家接媳妇儿吗?”

队伍最前头叼着大烟袋的“媒婆”领着八抬大红花轿,“师爷”带着金童玉女开道,“寿星”手执大红鞭炮紧随其后,“仆役”抬着红色双喜牌匾,身着格格服的“彩女”踩着绣花鞋缓缓而行,“鸡公车”上装着大枣、桂圆、核桃、花生和五谷杂粮。活脱脱一副清时川北嫁女的场景。虽说只是民俗表演,但打头阵的媒婆扮演者踩着秧歌步,舞姿圆润,动作轻快,叼着长烟斗时不时和游客斗舞打趣,那欢快劲儿胜似接媳妇儿。

“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大红花轿是我国婚礼的传统习俗之一,但用花轿接新娘却并非自古皆然。《礼记.昏义》有载,周代新娘子结婚乘车。至少到隋唐时期,新娘子出门仍然乘车。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挟车倶呼新妇子,催出来,至新妇登车,乃止。”而轿子虽一直是古时达官贵人的出行工具,却并非一开始就婚俗嫁娶所用,而后怎么成为接亲的必用工具,一说是宋朝后期,赵构为感恩一民女而将皇后銮驾减半定位民间嫁娶所用;一说是清朝乾隆民间巡视后立下的规矩。

虽然历史难以考证,但“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却是那年头婚姻关系的见证,也是那时候的深闺少女对爱情的最大期待。

阆苑情歌

午后行至太极会馆附近,在那儿上演的民俗是阆苑情歌。阆中情歌被列入第二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阆中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中尤为闪耀。阆中情歌以山歌和小调居多,一般都描述一整个故事。从调式上来看,羽调式和徽调式占绝大部分。表现手法上,以方言、俗语入词,诙谐直白,既有表现生活情趣的,又有表现婚姻制度的。

对歌的是三位大姐和三位大哥,声音都非常好听,男声清朗有力,女声轻柔安静,曲调婉转丰富,有很多和声,歌词都是讲一些贴近生活的事,有的讲一天的安排,有的讲男女之间的打情骂俏,还有的就是唱一些普通的寒暄问候,都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小事,写入歌中却别有一番情趣。一首歌不长,唱完总有游客喊再来一首,于是他们又继续唱。听不懂方言的游客也驻足停留了很久,而像我这种听得懂四川方言的人,在那一站就听了十来首,大哥表示嘴都唱干了。他呵呵笑着去拿自己的茶盅喝水,他说那些歌词都是他们真实的生活。这座小城对生活的热情,从那些歌词中就已了然。

张飞巡城

下午最热闹的民俗表演非“张飞巡城”莫属。

说到阆中,最先印入世人脑海的莫如三国。东汉末年,三分天下。蜀汉名将张飞于公元214年---224年驻守在阆中达7年之久。开国功臣,五虎上将,而阆中坐守嘉陵江,溯江而上过白水关,无疑也是匹配这位猛将的军事要塞。于是刘备平益州,便派张飞守巴西。世人皆知张飞勇猛,但阆中人还知张飞才情(ps:这源自罗贯中个人色彩强烈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太深入人心。)张飞保境安民,爱民如子,被人间誉为“虎臣良牧”,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阆中人民为纪念他。修缮张飞庙,还延续“张飞巡城”的民俗。

一位高大,威猛的人扮演成张飞,坐马车,带领一众手下在街头巡视。手下有的身着行军铠甲,有的身着动物皮毛状衣服。那些穿着皮毛的人,也带着面具,他们带着一种类似民族乐器式的小鼓,用一种行军排阵般的节奏敲着。后来问了一下马车上的“张飞”大哥才知道,这是以前巴子国的风俗。战国时期的巴国人喜欢以猎物皮毛御寒,并以此鼓声吓退敌人和猛兽。

一脸严峻的张飞大哥不苟言笑,即便是给我讲话,也是一种浑厚的气势,还时不时捋一捋胡须,颇有当年张飞的英气。

暮鼓

天色渐暗,西门楼的暮鼓就应时而响。西门楼的入口在江边,嘉陵江水在秋日的微风中摇曳起浪,天色渐暗,城墙里华灯初上,深呼吸就是历史的味道。太阳东升西落,古城的白昼,也在暮鼓中结束。鼓声轰隆入耳,敲鼓的人动作干脆,力度均匀,每一声都仿佛穿透光年,走了好远到达耳边,震慑力却丝毫未减。这样的震慑带着一种让人畏惧的自省力量,良民尚且如此,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怕是更畏惧吧。三省吾身,在这样的古城里不经意就做到了。

古有落长公编纳二十四节气创制太初历,守住了岁岁年年。今有敲鼓人敲响晨钟暮鼓,记下了朝朝暮暮。才子佳人,白衣卿相,对于一个风水宝地而言,地杰人灵也是一种必然的延续。

汉服提灯游

夜晚的古城不同于白天,暖黄的灯从每一个老屋木窗里透出来,一切都是柔和的。身着汉服,手提灯笼的少女从中天楼方向缓缓走来。她们神色自若,口中念念有词。这一场表演,我找不到任何痕迹。她们彷佛真从那个年代远远走来,一切那么自然。阆中提灯会在周末及节假日开放,身着各式传统汉服的才子佳人,白天手撑古风油纸伞,夜间手提独具阆中特色的灯笼,唱阆中童谣,游街古城。我一时后悔自己不是一个古装爱好者。不然这一幕会更和谐(ps:喜欢汉唐服饰的古装爱好者应该来逛逛。)

提灯少女大多十几岁,一开口还没说话就是害羞的笑。她们口中念的童谣就是阆中本地童谣,她们说她们从小就会唱。

“月亮婆婆烧个馍馍,丢在天上,落在西河,看牛娃娃捡达,不还外婆,。。。。。。”

在那些少女的脸上,我看到了青春的蓬勃朝气以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敲更夜巡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一个熟悉不过的吆喝声响起。我记得最开始记住这四个字的时候,我在念小学。那是从电视里的新白娘子传奇里学来的。那时候不知道天干物燥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打更的人都这么念,至于一更是何时就更不知道了。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敲更夜巡也是一种报时和安保措施,古时更夫是个辛苦的职业,连打五更,敲绑子的节奏也有讲究,由快及慢不能乱,连打三趟收更,下个时辰又打下一更。第一更7点开始,最后一更凌晨三点结束。便报完五更。

其实五更不过凌晨三点,对于现在不少人来说,可能是刚睡下没多久的时间。但古人的夜晚到这儿就中转了,下一更是五点,一天之计在于晨,他们可不想浪费在被窝里,他们比现代人更尊重自然规律。

而这座活在当代的古城,夜里也歇得早,敲完二更,古城街道的小铺就陆续关门,无处可尽兴的游客也开始慢慢往各自的来处散去。没有通宵达旦的夜市,对于游客来说是种遗憾,但却是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在这里,生活只是生活,非常简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