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时期民间会计的晋升

宋朝时,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让工商业主们的财富急速增加。为了适应财富的增长,加强对财富的核算,会计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的四注清算法已经形成并广泛运用到民间会计之中。会计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早已如其他手艺人一样,由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言传身授。

“小会计”的技艺传授

《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帽”中,就写了一个会计宋小官的故事。宋小官父亲英年早逝,他和他母亲孤儿寡母生活艰难,且喜从幼学得一件本事,会写会算。从宋小官自幼学得一件本事来看,说明当时对会计职业的传授已经相当重视,已经作为一门专门的技术和技艺在传授,而且是自幼传授。

“这宋金自此朝夕小心,辛勤做活,并不偷懒,兼之写算精通,凡客货在船,都是他记账,出入分毫不爽。别船上交易,也多有央他去拿算盘,登账簿。客人无不敬而爱之,都夸道好个宋小官,少年怜俐。”

从这可以看出,会计宋小官,这个单纯的记账会计、核算会计,已经很受人尊敬。

店小二眼中的“大会计”

随着当时经济的发展,在单纯的记账会计基础上,已经产生了主管会计或者是会计主管、总账会计等。其职能已从单纯的记账、核算,发展到了需要汇总核算以及对下属分支机构会计的监督管理等业务。陈德甫,就是这一会计主管角色的典型代表。

《拍案惊奇》中有一回书“诉穷汉暂掌别人钱,看财奴刁买冤家主”,与郑廷玉的元曲《看财奴买冤家债主》,都说了同一个故事:宋朝时有个看钱奴贾仁,他有鸦鹊飞不过的田产,开设有解典库(相当于现在的典当铺)、粉房、磨房、油房、酒房、酒店等。为了算好这些账,贾仁请了一个管账先生:陈德甫。

陈德甫在道白中说:“小可今日正在他家坐馆,这馆也不是教学的馆,无过在他解典库里上些账目。”

除了在典当铺里当会计,管些收钱放债之事外,陈德甫还要帮贾仁算其他的账。每隔三五日,他要下到各分店清算账目。戏文中酒店里的小二哥道:“俺这酒店也是贾员外的,他家有个门馆先生,叫陈德甫,三五日来算一遭账。”

从小二哥的话里面分析,小二哥是酒店里面的出纳,或者说报账会计,登记的是现金流水账,或者说经营收支流水账。而陈德甫相当于主管会计或者说是总账会计,每隔三五日到各分店查算下面报账会计或者说是出纳会计的“流水账”,同时还要将各分店应上交现金收到总账房之中。

从贾仁开设的产业来分析:鸦鹊飞不过的田产,属于农业行业,但贾仁不可能核算农业生产消耗了多少种子、肥料、人工等,只会核算有多少田地,租给了多少佃农,应收多少地租。粉房、磨房、油房、酒房应该属于手工作坊,相当于现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计核算应该按照工业企业来进行核算;酒店则属于服务行业,是第三产业,会计核算应该按照服务业来进行核算;解典库也是第三产业,相当于现在的当铺,是可以经营典当、抵押以及融资服务的,类似于现在的第三产业中的现代金融服务业,会计核算应该按照金融行业的特征来进行核算。

从上可见,宋朝时民间会计核算的内容已经相当繁杂,而且会计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有了总分会计、主管会计与一般会计、报账会计、出纳会计之分;会计除了简单的记账、核算,体现出记录与反映的职能外,已经衍生出了监督、管理的职能,体现出了部分管理会计的职能。从陈德甫的职责来看,他已经具有了监督、管理的职能,是典型的主管会计,是店小二等“小会计”眼中的“大会计”。

总管者掌其纲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岗位及职责的细分更加明确,民间会计的晋升轨迹更加清晰明了。

清朝钱梅溪的笔记之作《履园丛话》卷二十四《杂记下》中,记载有明万历年间起家,后来“天下闻名”的孙春阳南货铺。它的会计岗位及职责分工更加明细:其铺分六房一柜,各房设有兼职会计,负责核算一房的财物收支事项,柜上设有会计主管,负责柜中的银钱收支核算。除六房一柜设有会计之外,整个南货铺还设置有会计总管,“总管者掌其纲”。这个掌纲者便是整个南货铺的总会计师了。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会计分工已相当细致,有记账会计、会计主管,还有总会计师,会计组织结构明晰,层次分明,职位不同,责任各不相同,而且掌其纲的总会计师肯定还要进行资金的筹划与管理。这个总会计师和会计主管陈德甫比起来,又高了一层。

从小会计宋小官单纯地记账、核算,体现会计的记录反映职能,晋升到会计主管陈德甫除了记账、核算,还要进行监督、管理,体现出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最后晋升到孙春阳南货铺的总会计师,“掌其纲”,进行整个货铺的经营管理包括资金的筹划与管理等这一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中式会计所体现出的职能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轨迹,也可以看出中式会计的职责与岗位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细分发展的清晰轨迹。

本文摘自中国会计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