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欧洲的一位大情圣,16岁获得博士学位,才华横溢过得狂野放荡

“感官的快乐是我毕生的主要追求,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因为我是为另一性别而生的,于是我不断地去爱那个性别,并致力于去赢得她的爱。”在自传《我的一生》的前言中,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Girolamo Casanova,1725年4月2日-1798年6月4日)毫不避讳地放入这样几句话,将后人的兴趣指引向某个方向。

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卡萨诺瓦在自传中描述的情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作为一个敏捷的威尼斯人,卡萨诺瓦绝不仅是一个好色之徒。他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感性的古典主义政府,一个逐渐衰弱的社会。

出生于威尼斯的卡萨诺瓦是18世纪的一个欧洲传奇。在他浪荡不羁的一生里,爱恋过100多名女性,如同现实版唐璜,但又与唐璜不同——他真心深爱每一个经历过的女子。这名意大利冒险家、作家会说意大利语、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希伯来语和英语,通晓化学、医学、哲学、历史、文学,也会击剑、骑马、跳舞。威尼斯在欧洲文化娱乐中心的独特位置,给培育卡萨诺瓦这些天赋带来了理想的环境。

不过,卡萨诺瓦的童年并不容易。父母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演员,这也让卡萨诺瓦继承了英俊的面容和姣好的气质。然而卡萨诺瓦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尽管美丽的母亲坚强能干,但也难以养活众多兄弟姐妹,只得在1年后将9岁的卡萨诺瓦送往寄宿学校。天资过人的卡萨诺瓦16岁就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当过教师、当兵、担任提琴手,在法国推行乐透(Lottery)彩票,还得到教皇颁发的金马刺奖章和“骑士”称号⋯⋯卡萨诺瓦一方面精通商业,一方面又因此不惧挥霍钱财⋯⋯在他眼花缭乱的人生轨迹背后,是一个浪荡公子的才情横溢。

青年时期,卡萨诺瓦的爱情史充斥阴谋、背叛与狂野,其生活也随之一路颠沛——从威尼斯到英国、荷兰、比利时、德国、俄罗斯、法国⋯⋯1783年,卡萨诺瓦收到年轻的波希米亚伯爵华伦斯坦邀请其担任达克斯城堡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在达克斯城堡,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13年,而其自传《我的一生》就是在此完成的。正是因为卡萨诺瓦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我的一生》成为了解18世纪欧洲宫廷的百科全书。通过他的记载,人们得以知晓当时的日常画面、文化生活,人们如何谈情说爱,如何娱乐消遣,舞会、剧院、咖啡馆、旅店等如何成为社会的各个文化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