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科举 生在古代能中状元否?

科举制度,那是古代封建制度的一大特色,别的国家没有过。是古代人做官的必经之路。由于采用的是分科取用的办法,所以叫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考试类别又分为童生、乡试、会试、殿试。

但也不是什么人学习好都能考。例如宋朝就规定,三代之内有当过妓女、戏子、还有衙役的人家都是不能参加考试的。因为妓女和戏子,在封建社会是属于被歧视的下九流,地位特别低。古代重孝道。如果儿子中举,最少也能当上县太爷,当县太爷的儿子管着当衙役的父亲,成何体统?

科举考试其实跟今天的高考差不多,都要苦读数年,层层考试,才能修成正果。孩子从七八岁要进私塾读书。三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等朝廷规定的书都读、背、熟了,就可以去县里参加入门考试(童生)了。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童生还要接着读书,把四书五经等一堆圣贤书都读熟,能一字不落的背熟吃透,就可以去县里面参加考试了。通过了就是秀才。秀才虽然还不是官,但是就可以有很多特殊的待遇了,比如免除赋税徭役、见官不跪、每月官府给补贴等。

乡试规格很高,是在各省省城举行的。通过了乡试就是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二至十叫亚元。举人可以当官,等到哪年那就不清楚了。所以为了大好前途,举人还得考试。

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所以才有进京赶考一说。会试专用考场叫做贡院。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最后就是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

如果在古代,参加这样的科举考试,你能中状元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