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武侠大师碰到算命师,梁羽生忙说太准,金庸一席话让他后悔不已

当武侠大师碰到算命师,梁羽生忙说太准,金庸一席话让他后悔不已

香港湾仔东南的黄泥涌道附近,有一家著名的跑马地赛马场。

这一天当一场滂沱大雨刚刚过去,从跑马地附近的小巷里远远走来两位穿雪白绸裤褂的青年学者,为首的一位身材稍高,手拿一把檀香木小折扇,它就是正在香港走红的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如今他紧紧跟随金庸,由《新晚报》调到《大公报》任职,梁羽生现在正主持一个叫大公园的副刊,而他刚刚撰写完成的新作白发魔女传,此时也正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栏目连载,这也是梁羽生的第四部新武侠小说了。

他在香港报界再也不是几年前刚来香港发展时的无名之辈,而是人人皆知的武侠大师了,刚才梁羽生在跑马地赛马场观看一会儿赛马,这是大雨刚刚停歇下来,梁羽生就和同来观看赛马的金庸悄悄避开了人群拥塞的大街,信步来到这条可以一直通往海湾的小巷向前走去。

“先生,我可以给您看看手相吗?”梁羽生正和同行的金庸聊着他们的《三剑楼随笔》即将推出的三篇随笔,忽然听到有人在叫他,梁羽生用手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低头一看才发现原来墙下蹲着几个摆地摊的人,这些人以算命为生,梁羽生从来都是不肯相信的,所以很想从他们身边走过去,可是他没想到有个老头忽然一把扯住了他的纺绸裤裤脚,开口竟说了句让梁羽生暗暗吃惊的话,先生不用看你的手相,我也知道了,先生您现在肯定还没有谈女朋友吧?

“哦?”当时的梁羽生确实还单身独居,他做梦也不曾想到在一条僻静小巷里,一个素昧平生的看相人居然不与他搭话,就已看透了他此时尚未谈女朋友的秘密,这句话立刻打动了梁羽生的心,于是他兴趣大增,索性服下身来与那看相的老头打起话来“文统,你可千万不要上当呀,现在还是快快离开这条小巷为好”,金庸毕竟在香港生活经验多一些,所以他看梁羽生如此轻率的与看相老头拉上了关系,心中就暗暗替他担心起来,伸手扯一下梁羽生的衣服说:你可是从来不信这个的呀!

梁羽生:不急不急,请你稍稍等我一下,且听这位老先生如何说,梁羽生急忙劝阻了马上叫他离开了金庸,示意他也不妨与看相的老人交谈,一边了解这类特殊职业者的奥妙,金庸知道他以入了迷,继续规劝无效,索性顺其自然的在旁观阵。梁羽生把双手分别伸了出来,言听计从的让他坐在墙角里看相的白须人仔细的看看。金庸虽然知道这老头肯定在骗人,无奈梁羽生认起真来,他也只好听之任之。

“先生,您的手相,我只需看上一眼便知,你肯定是大命之人呀”,老人在梁羽生的手上看了几眼,然后就如数家珍的指点起来说:不管你信与不信,总之我可以断定你这位先生的两件大事了,梁羽生更加好奇,请问哪两件大事如果你老人家看得真准,我肯定会拿些钞票给你,只是你一定要说真话才行!

老人胜券在握的说,第一我说你很快就要谈女朋友了,而且我敢断定这位女朋友生得漂亮标致,第二点,我说你这辈子注定要在香港发迹,因为你离开家乡太远,越是离远离家乡的人越有出息,这就是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的道理呀!

“哎哟哟”,梁羽生回头看了一眼嘴边浮着笑意的金庸,连忙说:老人家算的好准啊,良镛兄,既然如此,你何不也让老人看看手相,从前我一直都不相信这些玩意儿,如今看来真是职业有专攻啊!

“我可不敢恭维”,不料金庸却连连向梁羽生招手,并且拉上他就要走。梁羽生忙从衣袋里掏出钞票来那看相的老人,然后才和金庸一起走出那条雨后的小巷,他追上金庸说:你为什么这么清高呢?刚才那个老人给我看相分明是十分准确的呢,他与我素不相识,为什么竟然知道我没有女朋友,他看了我手相一眼,马上就能断定我的家乡很远,如果他是在那里胡说八道,为什么两条都让他看得准准的?

金庸许久不肯说话这事,却用手中扇子点了一下他的额头,笑着说:你好憨啊,我毕竟是早来香港几年,莫非就不及你看的明白,我对你说刚才你不听我的劝告,果然是花了冤枉钱。梁雨生仍然不肯服输,老人家看的是很准确,我为何不给他钱呢?金庸指点迷津的说,我说你上了他的当,你却仍然没有走出迷津,你要知道在香港看手相的十有八九都会察言观色,他是看你穿着雪白的上衣,才断定你现在还没有结婚的呀,所以他一句话就把你的魂儿给勾了过去。

梁羽生更加困惑不解:在香港穿白色衣服的人多得很,莫非都没有结婚吗?金庸说:当然并不是每个穿白衣短衫的男子都肯定没有结婚,可你为什么不小心一点你的白衫袖口上为什么还要挂着商店里出售的标签呢?要知道在香港的家庭里一般都有缝纫机,像咱们这种白衬衫,家中有女人的一般都会自己缝的,可你偏偏在袖口上露出家里没有女人的破绽,看相的当然一眼就看中了,所以他开口就断定你还没有妻子。

“哦,看相的眼力果然厉害呀‘,梁羽生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他仔细一想,香港家庭里现在一般确实都有缝纫机,他不得不佩服金庸的足智多谋,金庸继续指出秘密,还有你一开口说话就露出了广西口音,所以看相就说离家乡越远的人才会发财,这一条也赢得了你的信任,你说这样的看相人还需要花钱吗?

梁羽生如梦初醒,惊讶的张大了嘴:原来是这样,我看起来我在香港生活,还要多向你老兄请教才行,不然将来说不定我还会要上当的。当时的金庸和梁羽生在香港已经多次发表武侠小说,特别是在《大公报》上开辟三剑楼随笔的名牌专栏以后,金庸和梁羽生的大名就更加如雷贯耳,甚至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当金庸重新杀回他从前曾经供职的大公报并主持副刊以后,梁羽生也调到这家报社做大公报栏目的主笔,两位大侠再也不是当年名不经传的小人物了,有了金庸和梁羽生为《大公报》支持副刊的门面,报纸的发行量便自然看涨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