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齐国为什么打不过弱小的鲁国

武王姬发推翻商朝以后就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封建王朝,直到周幽王即位后来了个烽火戏诸侯,结果被犬戎国钻了空子杀进镐京,这才导致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东周。周平王继位后由于周幽王之前荒废朝政,放任诸侯自己壮大,诸侯渐渐变得强大了起来。他们有了和周王室分庭抗礼的资本后,东周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周天子的威信开始一天天降低,而各路诸侯开始一天天的壮大,大有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的趋势。于是就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不少国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变得渐渐强大了起来,他们也开始慢慢向外扩张,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以让自己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当然他们不会想着去取代周天子,谁要是敢贸然对周天子动手,其他诸侯必定会群起进攻,随意他们都不会去冒这个险来图取这个虚名,不值得。齐国本是一个比较大的国家,他是春秋时期最先崛起的诸侯,那些都是他经过改革以后才发生的,我们今天要说的是齐国在改革之前发生的一场战争。

而鲁国方面,鲁庄公就沉稳多了,他听说齐国要来攻打他们就叫来大臣们,一起商量如何应对齐国的进攻,大家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意见,鲁庄公都耐心的听完,还让大家都一一讨论了一下看哪个方案可行。鲁庄公十分注重听取臣下的意见,还请自到各地去考察民情,了解百姓的疾苦,有什么困难他的都会及时的帮百姓解决。在出征前鲁庄公还亲自去检阅了全军将士对他们说:“将士们,一直以来我们都爱好和平,不愿意去侵犯别的国家。如今齐国无端侵犯我们的边境,想要奴役我们的国家。我们作为七尺男儿,理应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侵犯为宗旨。如今我们身后站的都是我们的父亲妻子儿女,他们都需要我们来守护,为了他们我们一定要打败齐国,保护那些需要我们保护的人!“

鲁庄公的一席话,使得全国上下誓死抵抗的热情空前高涨,为了保家卫国不受外族侵略,一时间整个鲁国上下瞬间拧成了一股绳,坚决抵抗齐国的侵略。鲁国这边士兵们日夜不停挖战壕修筑永久性防御工事。鲁国的民众也自发的帮助大军运送粮草,鲁庄公为了阻挡齐军还在战略要地长勺布防了三万军队,以此为凭障来对抗齐军。做完这一切鲁庄公就带着大军直奔战场而去,这时足智多谋的曹末请求跟壮公一起出战。

齐国这边就显得有点大大咧咧的了,齐桓公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长勺,刚到长勺就看到鲁国已经带着军队排开阵势了,看样子他们鲁国是早有准备,这时齐桓公说道:“弱国就是弱国,不管你怎么虚张声势也翻不起什么风浪,看我一个冲锋就把你打的落荒而逃。看着吧!”这时鲁庄公说道:“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什么恩怨,你们齐国带着大军来着到底想干什么?”齐桓公说道:“我听说你们齐国发生了叛乱,我带着大军就是来替你平定叛乱而来,你不但不感激我,还这么说难道是想跟我决战?”鲁庄公气坏了:“明明是你们齐国来进犯我们却这样强词夺理。真是不知羞耻。”齐桓公被说得哑口无言,二话不说直接就开始擂鼓准备开打。古代作战一般都要擂鼓助阵,一般都擂鼓激励将士们奋力厮杀,鼓舞军心士气。正常情况下都是击三通鼓。

鲁庄公本来想着我们以逸待劳,敌人长途奔袭而来,一路上消耗巨大,鲁庄公就打算趁着齐军没有站稳脚跟带着大军突然杀出去。结果被谋士曹末及时阻止了他。曹末说道:“现在齐军现在士气正盛,现在跟他们打肯定会吃亏,我们要先避避他的锋芒,等到敌军士气回落时我们再出去。一会出战敌人会擂三遍鼓,第一遍时敌人士气正旺,不能出战,第二遍气势就下来了,等他第三遍鼓擂完,敌人的士气就荡然无存了,这时我们再出战,一定赢!鲁庄公听取了他的意见,结果在敌人三通鼓后再出战,果然一战击溃了齐军,还射杀齐桓公的儿子。这时鲁庄公要乘胜追击,被曹末拦下了,他登上战车看了看敌人撤退的阵型已经混乱了,才跟鲁庄公说可以下令追击了,鲁庄公这才指挥大军杀了过去,齐军彻底败退。这个战例告诉我们做事不可贸贸然去年做一定要深思熟虑,还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学会把这些意见整理一下,感觉好的就采纳,不好的就当大家交流了,总之虚心点还是好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