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德才兼备却一事无成原因何在?“人无三识,百事无成”

很多人德才兼备却一事无成原因何在?“人无三识,百事无成”

现实中,我们常常见到很多人学历高、有知识,人品也不错,但却常常处于碰壁之中,很难干出什么成就;相反,有的人既没有学历,也很难看到有什么特长或者学问,为人处世也很一般,但却容易出业绩、有成就。

在很多人的眼里,把这一切归咎为天意弄人或者命运坎坷。有的人为此感觉怀才不遇,有的人埋怨上天不公,种种不平也给人世间造成了很多怨恨和愤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梁启超。梁启超不仅在清朝末期举国闻名,也是将影响力绵延到现在的大才子,文笔犀利、气势如虹、议论纵横,人品也几乎没有瑕疵,但他平生除过文章名世,他的理想和功业一个都没有实现。参与“戊戌变法”,结局是光绪帝被囚瀛台,“六君子”菜市口杀头;辅佐袁世凯,宪政变味走样胎死腹中,国家分崩离析,时局与他的努力背道而驰。

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圣人治国”的思想,自古以来的用人选人标准也都基本坚持“德才兼备”。即使是科举制度建立之前,即使是以推举制为主的时代,在考虑了门阀、声望等因素之后,品德与才干也是人才上升的重要依据。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依据也有可能是名义上的,这种情况属于先天性的不平等。

但即使在平等的情况下(例如相似的知识水平、品行表现,大体相当的起跑点,同等的机会与环境),不同的人的最终成就也是千差万别。孔子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承认了命运的存在;孔子又说:“尽人事以听天命”,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可见,在抛开一切外部因素之后,还是有很多属于个人可以掌控的因素的。在个人可以掌控的因素里,知识可以努力获取,品行可以努力修行。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达到“德才兼备”的程度之后,只能说明你具备了作为一个人才的基本条件。而要将“德才兼备”转换为业绩、成功、成就,还必须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清末名臣曾国藩曾经说过:“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又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在曾国藩的眼里,不论是对读书人提出期许,还是论述成大事的要件,都强调了“识”的重要性。在人才建设和干事创业思想领域,曾国藩是第一个在“德才兼备”之外,提出并系统论述了“识”这个标准。在曾国藩看来,“广其识则天下大”,识甚至是比德和才更重要的因素。

“识”分为三层,但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三层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层的“识”都是不圆满的,不圆满的“识”是不能居于“德才”之上,而统领一个人的所有精神要素的。哪三层?才识、见识、胆识。这三层合起来就可以称之为“三识”。

才识指的是对于知识的分辨、判断和使用的能力。一个自从出了娘胎、睁开眼睛,一生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经验、知识、理论、思想蜂拥而至,挥之不去,难以拒绝。倘若一个人有机会读书,那么他将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这类知识。用现代人的概念来说,这些东西都可以统称为信息。的确,一个人获取的信息越多越好。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效信息,所有的有效信息并不是有用信息,所有的有用信息并不是利于自身成长,利于干事创业的积极信息。

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才识就非常重要了。能够在纷纭而至的信息中摒弃无效、无用、错误、消极的信息,挑选出对自己有用、对创业有用的东西,这就是才识。简而言之,才识就是辨别、判断、选择知识的能力。缺乏才识直接的结果有两种:要么是一个浑浑噩噩、愚昧无知的人;要么是一个“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后者比前者更可怕,前者尚且天真烂漫,后者一肚子互相冲突、不成体系、鱼龙混杂的知识,经常会让这个人形成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个层面就是见识。才识是属于主观领域的东西,尚且没有和外部环境进行对照和实践。所以古人说“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一个不出门的秀才,他拥有的只是书本上的,出于理论层面的东西。一个最为努力却不出门的秀才,顶多只能是满腹经纶、妙笔生花,或者再具备一点才识。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闭门可以读书,但闭门很难造车。见识不足,才识尚可,“空谈误国”和“纸上谈兵”的都是这类人。

见识远比知识涉及得更广泛、更深刻,因为它所面对的是自己、书本之外一个更为广大无边的世界,更为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人和事。见识需要准确判断形势、时势,对外部环境的现状和趋势,有一个清醒认识和粗轮廓的判断;见识能够让人获得处理常规性问题和突发性问题的最合理、最恰当的思路和手段;见识也是能够知人用人,既明白他人的优劣之处,也能正确面对人性的善恶、真假、美丑。当年大才子梁启超的失败,就是有才识而无见识的典型例证:错判了形势,跟错了人,所以忙忙碌碌地办了一辈子错事。

以见识过人而成大业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没有条件“读万卷书”,但早年的行脚僧生涯却让他有足够的机会“行万里路”。所谓的行脚僧,说白了就是一个乞丐。在元朝末期滚滚如潮乞丐的队伍里,朱元璋起初也只是毫不起眼的一个。在人追狗撵、兵荒马乱、饥肠辘辘里奔波,在黄昏时争抢破庙里的一席之地,黎明又踉跄着去富户家门口排队,看了无数的风景,经历了无数的冷暖。

今天的很多人都喜欢去旅游,用流行的话说就是:“身体或者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乱拍照”的旅游仅仅是一种消费,这和当初朱元璋所在的乞丐大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使要说区别,不过是朱元璋的“同事”是被动“旅游”,现代人是主动旅游而已。但在古今中外的无数“旅游者”里,朱元璋却成为开国帝王。因为朱元璋的旅游是带了脑子的,每天的所见所闻的山川大地、风土人情、是非曲直,他都在记录、思考,数年的行脚僧生涯里,别人不曾关注、体会和思考的浮光掠影,在他那里转化成了沉甸甸的见识。

第三识就是胆识。人生之路漫漫,关键处却只有几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生的根本不在努力,而在选择。从核心意义来说,两句话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关键处的几步”其实就是在重要关头、重大机遇乃至危机的时候,在前与后、左或右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往往人生最关键的时刻,信息往往不对称,依赖才识、见识很难得出最优的结论。

重大关头、关心则乱,即使信息对称也很难保证一个人可以头脑冷静、判断精准;重大关头,而且也往往不允许一个人过多进行思考。这种混沌又紧急的时刻,就需要有“快刀斩乱麻”的魄力。这种魄力哪里来?就需要有胆识来支撑。胆识有时候是勇敢坚毅,有时候是孤注一掷,但不论怎么样的情况,都需要果断作出决定,并且坦然面对结果。

“人无三识,百事无成”。如果把德才兼备比作是鸟生双翼,那么“识”就是与德才“三足鼎立”甚至是德才的统领。好比一只鸟有了翅膀,但怎么飞、往何处飞等,就需要由“三识”来指引了。但愿此文能够为有志于成功的人一些启发,欢迎读者朋友们在评论区发表高见。

(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