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区仅有北大毕业的屠呦呦获奖,百年清华居然连一个人都没有

君不见,北大的校长居然会将“鸿鹄之志”读成“鸿告之志”,虽然说起来是小事,但可见人文精神和底蕴已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了,实际上是基本的人文精神的缺失。清华的大腕居然不顾国情而豪吹已经超美之谬论,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真实情怀?

在管理上,高校的行政化,官化之风已经是不僧不俗,学子们追求的是如何立身扬名,如何赴美逐金。在这种环境之下,还有何人会去埋头书本和学问?钱学森之问,只是没有道破本质而已罢了!

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有大量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医学奖的获得者,也基本反应了三国科研的领先地位。而大陆地区仅有北京大学毕业的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素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却无一人获得,也是令人深省,当然北大也好不到哪儿去。

根本原因就是钱理群老师所讲的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资中筠老师讲的清华北大正在摧毁人才,以及郭于华老师所讲社会正在培养精明人。这些与基础科研所要求的纯粹精神背道而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