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统治时期最惨的职业竟然是当官

做官这个职业在任何时代都是金饭碗,但在朱元璋统治期间,官员们的命运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惨!为什么呢?因为工资低、危险系数大、晋升机会渺茫。

县官月薪只有7.5石米

洪武年间,官员们的工资实在是低,一品大员的年薪是1040石米,往下递减,正七品知县的年薪只有90石,也就是说管理一个县的县官1个月的工资只有7.5石米,合成银两,一个知县月收入不过五两,折换成现在币值,4000元左右。请注意哦,这些收入他不是拿去养老婆孩子以及老人,还有一大批人呢。那年头知县还兼任很多职务,他既是县长也是县委书记,还是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财政局局长、税务局局长、工商局局长甚至县施工队队长等,他手下还有一大堆的随从,分等级为大爷、二爷。大爷有门政大爷(看门的)、稿签大爷(签押房磨墨的),二爷包括发审、值堂、用印等人,他们都是知县签押房里的办公人员。此外各重要部门知县都会派人去看着,知县还会带着自己的厨师、师爷等,这么一大帮子人都是知县的手下,全要他养活!当官还要迎来送往,逢年过节到处走走,这点俸禄无疑是远远不够的。

人不能被尿憋死,工资低也得生存啊!但好歹他们手里有权力,于是种种捞钱的花样纷纷出炉。官员们主要用的是两招,这两招历史悠久,十分有名,我们来介绍一下,首先是折色火耗,由于当时交税基本上是实物,譬如谷物、丝织物,但有时也会改征银两和铜钱,而熔断碎银时可能会有损耗,官府就用这个名义征收多余的银两,这些多征的税就称为火耗。其次是淋尖踢斛,百姓交纳粮食的时候,官府要求用斛装好再称重,谷堆要按尖堆形装起来,会有一部分超出斛壁,就在百姓为交完公粮松一口气时,官吏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准斛猛踹一脚,超出斛壁的部分谷物会倒在地上,老百姓想去捡,此时官吏会大声喊道“别捡,那是损耗”!这就是淋尖踢斛,提出来的部分就是所谓粮食运输中的损耗,成为官吏的合法收入。

上朝前写好遗书

或许你会觉得,工资低没事啊,不是可以变着花样捞钱吗?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朱元璋反贪腐的力度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你敢贪,他就杀你没商量。大明律规定:官员们只要贪污超过10两银子,就达到了判刑的程度。超过了60两的话,轻则充军,重则杀头。从胡惟庸案到空印案,再到郭桓案,据说朱元璋所杀大大小小的官员达10万之多!那时候的官员们对于上朝的恐惧犹如当今人们对于癌症的担忧,大家都祈祷:“过好每一天,活着就好!”

话说洪武年间某月某日,某位三品官员麻溜的起床,小娇妻早早煮好了掺杂着粗粮的小米粥,不粗,还有一碟咸菜。吃完之后,三品官员长叹一声:“拿纸笔来!”,小娇妻将早已准备好的纸笔放好,官员一蹴而就写下一卷优美文章,当然了,上书两个大字最为醒目——遗书。遗书放好,官员抱着小娇妻嚎啕大哭:“等我回来!”,说罢,官员就踏上了“早朝”的道路。恩,今天的早朝比较平静,皇帝朱元璋只杀了两个官员,唔,美好的一天。散朝了,官员急急忙忙往家赶,小娇妻远远的看到官员归来,两人兴奋的相拥在一起,官员看着熟悉的一切,老泪纵横:“老子又活了一天。”小娇妻:“粗米粥已经煮好了,不过没钱买咸菜了,将就着吃吧……”

读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生得好

一品是最大的官,历朝历代都不乏一品的大员,威风凛凛,甚至连皇帝都要给几分面子。而在明代,一品文官却几乎成为传说中的人物,十分稀罕。自从杀掉胡惟庸取消丞相制度后,朱元璋手下文官最高的级别就是各部最高长官尚书(正二品),一品不是没有,却只是虚职,即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除此外还有宗人令、宗正、宗人、五军都督等职也是一品,但不是普通文官能够得到的。这些职位看上去十分吸引人,却是很难得到的,如果不是立有什么特殊的功劳,比如打天下(名额不多,危险性极大),救过皇帝(难度高,机会少),把皇帝摆在一边,自己操纵朝政(就那么几个人),除此之外,能熬到二品退休,已经是祖上烧高香了。二品就二品吧,文官们并不是太在乎,反正无论几品也是要干活的,但让他们感到极度不公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什么功劳都没有,却几乎个个都是一品,那就是朱元璋的亲戚。

朱元璋自小贫困,父母死得早,对自己的亲戚可谓是情深意长,他的儿子、女儿很多都被封为亲王、公主,品位都是一品,亲王的嫡子还是亲王,其他儿子封为郡王,授一品。更有甚者,连倒插门的驸马也是一品(从)!这可真是让官员们想不开了,十年寒窗奋斗一生,可能到头来只是个三四品小官,而这些人生出来就是一品、二品的大官。真是“读得好不如长得好(驸马),长得好不如生得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