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权如命的武则天只因得罪一牛人被逼退位?这2个细节隐惊天秘密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毒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称帝后,她执政达15年之久,但她终究没能逃出被逼退位的悲剧一幕。

公元704年,83岁的武则天正在长生殿养病,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大臣,带领禁军闯进宫中,诛杀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随后,威逼武则天退位,让太子李显即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嗜权如命的武则天走到退位这个地步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受酷吏政策的影响。

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大杀李氏皇亲,与之相对的,对武氏族人多加封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武氏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一族,在朝野的势力盘根错节。但是,在她的为政举措之中,最有争议的是“特务”政策,也就是酷吏政策。

临朝之初,武则天很想有一番作为,于是大量网罗人オ,知人善任,但是“天下仍颇多流言”,徐敬业的叛乱,以及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为了打击这一现象,现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武则天启用酷吏,来打击政敌。酷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兴风作浪。武则天手下的24个酷吏,尤以索元礼、周兴、万国俊以及后来的来俊臣为最。前三者是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得势的,后者来俊臣则是武则天称帝之后兴起。

著名的“请君人金”就是源于来俊臣和周兴。当时的酷吏气焰器张,上告皇亲,下参黎民,弄得人心惶惶。史料记载:酷更来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诬皇嗣李旦及庐陵王李隆基与南北衙共同谋反,拟一网打尽。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发其罪行,下狱处以极刑。“仇家争食其肉”,不一会儿就食尽。来俊臣凶狡贪暴,网罗无辜,织成反状,杀人不可胜计,史载“赃贿如山,冤魂塞路”。酷吏招致天怒人怨,人们恨不能生啖其肉,在此也能看出,武则天的酷吏政策,也是日后成为其退位的因素之一。

第二,受男宠之惊的干扰。

以女主身份养男宠则是开古之先河。武则天晚年更是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而两兄弟也逐渐开始参与政事,到最后慢慢权倾朝野,杀害元老大臣,甚至于武三思、武承嗣这些武氏族人对他们也是多方阿谀。

这引起了以宰相张束之等人为首的朝中大臣的不满,“沈厚有谋,能断大事”的张柬之等人一直想要恢复李唐皇室。而这个时候,张易之兄弟在朝野气焰器张,而武则天不但不加以惩处,反而包庇纵容,这就使得朝廷很多人对二张都怀有仇恨。在这样的情势下,张柬之振臂一呼,剩下的人当然就会“云集响应”。

第三,受派系争斗的结果。

武则天有四个儿子,当时活着的只有李旦和李显,李旦被贬为皇嗣,只有一个皇太子李显。但是,如果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那么,自己辛辛苦苦付出无数代价建立的大周王朝就要易姓了,这是她所不允许的。但是,传位给武承嗣,自己作为姑母进不了太庙,不能接受供奉。

而狄仁杰的劝告使得武则天认识到,相比于一个外人,还是自己儿子比较放心,毕竟姑侄和母子孰轻孰重,她自己心里有数。

既然李显当皇帝是迟早的事,为什么要提前逼迫武则天退位呢?因为当时朝廷三派并立,即二张、李、武三家,武则天的打算,是为了调和李武两家矛盾,让李显做太子武家掌握实权,二张从中起到一个调和矛盾的作用。

这样的安排必然使得朝廷大臣相互顾忌,因为太子已经定下来了,而拥立太子当皇帝的功劳被任何一方抢去,另外两方都没好下场,于是拥李派铤而走险就不足为怪了。

总之,武则天的退位也许有天意和宿命成分在里面吧?在退位后的同年十二月,武则天郁郁而死,只留下一个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