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看婺城:他巧手生花,让“遗产”级剪纸艺术和生活焕发活力

“40周年一晃就过去了,现在婺城人民生活环境和水平都越变越好,希望这片土地能继续快马再加鞭。”今天下午,面对采访,王风说出了对婺城的寄语。他还告诉小布,最近他刚刚将《题八咏楼》写成书法作品,希望作为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

几十年来,王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饱尝生活的困苦,但他却一直孜孜不倦地投身于剪纸艺术中,并将时代的气息和历史的脉搏注入到剪纸艺术中,让其在婺州大地上繁盛似锦。

对剪纸的爱,萌芽于小学时的一本图书

1922年,王风出生于义乌佛堂一户农民家庭,母亲有一手精致的女工技艺,父亲会唱金华戏。在接受了父母的熏陶后,王风自小就颇具艺术天赋,喜欢写写画画。

10岁时,他读到《小学生文库》中有一本关于剪纸技艺的书。一把剪刀、一张彩纸,竟能变幻出如此多的花样,这让小小的王风着了迷,喜欢得不得了。他兴高采烈地把书借回家学着剪,没有彩纸,就用草纸,剪窗花;过年了,他用手工纸把灶君的帐帘装饰得格外好看,与写好的春联一并拿到集市上卖……在他贫困、灰暗的少年时代,剪纸为他打开了一片绚丽的天空。

辍学后,因为生活所迫,王风跟着父亲上山挑柴卖,剪纸爱好只能被压在心里。1940年,他成了东阳市千祥镇一所小学的老师。

挫折中,剪纸是他最大的安慰

1942年4月8日,日本鬼子入侵了王风所在的以佛堂为中心的义乌南区。看着自己的家被日本鬼子侵略,当地的老百姓在地下党的动员下纷纷起来抗日,王风也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因为在抗战中表现优秀,1944年10月,王风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1954年,王风从义乌调到金华。1957年,主动提出到农村去的要求。没想这一待就是16年。

质朴的农村生活给了王风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农民们也喜欢他剪的红双喜、大公鸡、喜鹊、鸳鸯……这些都使得王风对剪纸的兴趣一发不可收。那时的他,走到哪儿都随身带着一把小剪刀。空闲的时候,农民朋友只要带上纸让他剪个图案,他当场就能剪出来。也因为剪纸,他跟很多农民都成了好朋友。

源于生活的作品,成就“金华第一剪”

在王风的记忆里,金华剪纸曾一度被艺术圈拒之门外,无数次被拒稿,甚至有杂志、报纸的编辑讽之为“雕虫小技”,反问王风“这怎上得了大雅之堂”。但王风相信,艺术殿堂里有剪纸的一席之地,因为这里头有农耕民族的根。

那还是1987年,王风的剪纸在金华的小众圈里已是小有名气,亦受到著名工笔画家张和的青睐,应邀参展。此次剪纸作品展令在场艺术家耳目一新,反响甚大,当地媒体争相报道。王风也因此一鸣惊人,“金华第一剪”便是当时得来的雅号。

1982年离休以后,王风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创作剪纸,为剪纸爱好者辅导,并组织他们创作和参加各级剪纸大展赛。1993年,王风开始到武义老年大学辅导剪纸,带出了一股“剪纸热”,很多地方在武义剪纸班的影响下,也相继开办了剪纸班,剪纸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王风的努力下,金华在全省首先成立了地区级剪纸艺术协会和出版刊物《金华剪纸》,并与全国各地交流。2003年初,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市文联的支持下,王风发起成立了市民协剪纸艺委会,有了组织,剪纸队伍逐渐壮大,金华的剪纸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多年勤耕,带动剪纸艺术焕发新活力

如今,王风创作的作品已成百上千,作品根植于传统,以喜庆、祝福、吉祥为主,代表作有《喜蝶彩飞报春晖》、《爱我中华》,其剪纸作品曾多次在各级美展和剪纸展览中获奖。1999年《爱我中华》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全国剪纸展中获金奖,2002年中国剪纸艺术大展获金奖,1999年和2003年在中国剪纸艺术节获金奖,2004年省剪纸精品展获终身荣誉奖。他还与女儿王爱民共同创作了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为原型的剪纸作品,表达了两代剪纸人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福。

“金鸡报晓”、“松鹤延年”、“桃李争春”……年年月月,走进婺城的乡里人家,传承着古朴的民俗,传递着婺城百姓迎春纳福的美好祝愿。除却年关时的窗花,还有元宵里的红灯笼、重阳堂前的百寿图……金华剪纸艺术伴随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既融入其中,又自成一系,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演绎着千百年来传统艺术共同的母题。

如今在婺城,王风、陈素月、詹东明等艺术家前仆后继,让这藏于深闺中的草根技艺在大众艺术圈占据一席之地,成功推动金华剪纸入围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更让这“遗产”级的剪纸艺术和生活一起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作者/苏晓婕

编辑/姜景芳

美编/陈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