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二霸晋文公许诺“退避三舍”,是随口一说还是老奸巨猾?

编者按:“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有人将晋文公的这个故事,当成信守承诺的一个案例。但其实晋文公在十九年流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旅(逃)行(难)经验,对长途行军问题颇有心得,而这个处处标榜自己讲信用的晋国雄主也是个彻头彻尾的老狐狸。那个“退避三舍”也是他给楚成王挖的一个坑。这是怎么回事呢?

晋军退避三舍要走多远?

一般我们知道的“退避三舍”的故事,是说春秋第二霸主晋文公还是客居楚国的流亡公子时,性情豪迈的楚成王在宴会上借着酒劲问重耳:“假如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答道:“假如晋楚两国交战,我一定先退避三舍。如果您还不愿宽恕我,我只好拿着弓箭与您周旋。”结果五年后,晋楚两军在城濮交战,晋文公真的按照承诺命令晋军退避三舍,反而漂亮地打赢了这场战争。

“舍”是春秋军事术语。部队行军一天后的宿营地和出发地点之间的路程就是“舍”。春秋军队的行军常速是每天三十里,走完这个路程就扎营休息,故而又把三十里折算为“舍”。先秦一里折合今415米。“一舍”(三十里)折合今天18公里多一点,大致相当于从北京天安门步行到首钢工学院的距离。古人以三十里为一舍,并不是说当时的士兵每天只有走三十里的体力。这个行军速度是由当时军队的作战方式和后勤运输能力决定的。

春秋时期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车战。战车虽然冲击力强,但对地形的适应能力比步兵和骑兵差很多。由于车战的打法相对简单呆板,主要还是靠堂堂之阵决胜。队形严密程度比行军速度更重要。所以,春秋军队每天行军很少超过三十里,尽量保持严整的三军阵或五军阵队形行动。无论是当时的晋军还是楚军,行军速度还不到战国军队的三分之一。

俗话说:兵贵神速。如果只是拘泥常规的行军速度,就无法出奇制胜。比如为了争夺有利地形,部队有时候要提高行军速度。但这种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兵圣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里曰过:“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急行军对士兵的体力消耗很大,行军速度越快,掉队的人越多。这会导致军队实力不完整,更容易战败。晋军退避三舍用的是常规速度,不必担心前后队伍脱节,可以确保战斗力完整。

为什么不选择退避一舍、二舍或四舍?

“退避三舍”在空间上是退到距离敌军九十里外的地点,在时间上恰好不多不少走三天。而晋文公不是觉得数字“三”能讨个吉利,更不是因为“三舍”读起来更顺口。实际上,“退避三舍”是晋文公根据当时后勤运输能力,做出的一个军事运筹方案。春秋军队以“乘”为计算单位。一乘战车不光包括一辆战车和3名战车甲士,还包括随车步兵。晋军每乘有一辆用于进攻的驷车和一辆用于运输和防守的革车,所辖官兵100人,编为四个“两”(25人队)。其中三个两(75人)归属攻车,由3名战车甲士和72名步兵组成,都是战斗兵;一个两(25人)归属守车,都是负责运输物资、砍柴做饭、照看马匹的后勤兵。

当时中原诸侯的军队每乘兵马的给养都由那一个后勤两来负责。行军时,后勤两的士兵围绕守车行动。在交战时,每乘以攻车为中心布阵,三个战斗两分别担任战车的“前拒”“左角”和“右角”,后勤两的士兵们则留守后方看管辎重物资。显然,光是一辆革车并不能装载多少物资。春秋各国军队通常以三天的粮草消耗量为一个基数。比如,晋文公包围原国时让士兵们携带三日粮草,约定在三天内攻克原国。

所以革车以及所有士兵随身携带的军需只够用三天,每隔三天就要停止行军打仗,在原地等着后方运输车队运粟米过来。如果不想等的话,可以让大军去战场附近的本国或盟友的城邑据点补充给养,或者直接抢掠敌国的粮仓和田野。晋文公说退避三舍,正是按消耗一个基数的给养来计算的路程,遵循着兵法原理。

演算结果:晋军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当晋军主动拉开九十里的距离后,如果楚军还要开战的话,只能是北上追击。到那时,就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楚军日夜不停地强行军,像战国军队那样在一天之内赶到九十里外……除非楚军不按照严格的五军阵队形行军,不管固定的次序,让步兵和战车都撒丫子狂跑。结果必定是只有一小部分强壮的精兵能到达战场,而大部分人掉队。楚军先锋很难恢复战斗队形。晋军可以人数优势将其包围。

倘若楚军以日行五十里的速度急行军,两天就能赶到,但恐怕只有一半军队能抵达战场,连完整的三军阵都凑不齐。已经休息两天的晋军还是能以逸待劳、以少打多。假如楚军以常速行军,三天走完三舍。先到战场的晋军整整休息了三天,各方面准备充分。而且行军三天的楚军刚好消耗完随身粮草,处于实力下降状态。就算让楚兵休整一夜,体能储备和战斗准备还是差不少,已落下风。晋军万一首战不利,还可以仗着有饱饭吃再打两天,欺负又累又饿的楚军。

由此可见,许下退避三舍之诺,一则还了楚王的人情且符合西周军礼的谦让精神;二则能以报恩为由名正言顺地撤退,而不至于引起楚军怀疑;三则能让急于追击的楚军刚好处于缺食状态,增加晋军的胜算。无论两军未来在哪里交战,只要是楚国轻敌,这个后发制人的套路都会生效。楚将成得臣在实战中选择了第三个方案,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但还是难免一败。当然,此招是一次性计谋,下次敌军有备而来就没用了。

总之,晋文公是经过周密计算后才顺手推舟送了楚成王一个人情,使劲卖自己“诚信负责的大国君主”的人设,最终成就霸业。至于奉行蠢猪式仁义道德的宋襄公,既不懂得战争的本质是诡道,对西周军礼的精神又没晋文公吃得透,活该成为战争史上的笑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始安公士或,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