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造就了“靖康之耻”? 专家提出3种论断, 我就信最后一种

公元1127年,金军在内应的帮助下攻破汴京,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3000余大臣、10万余百姓劫掠到北方,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耻”。多年以来,历朝历代的史学家们都急于找一个“背锅侠”来为“靖康之耻”的悲剧负责,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历朝历代的史学家们是怎样从北宋的皇帝和大臣之中找“背锅侠”的。

南宋时期,由于宋朝的血脉仍然在延续,南宋的皇帝和大臣们肯定不会让宋徽宗背负亡国的责任,因此找来找去,童贯、高俅一帮宋徽宗身边的奸臣不找,找了个50多年前的老头——王安石来背锅。那么南宋的史学家们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应该为“靖康之耻”负责呢?首先,他们认为北宋亡于党争,如果不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两派互相碾压,导致宋朝宫廷内斗不断的话,北宋根本就亡不了。

但是实际上,王安石变法虽然确实造成了北宋后期的党争不断,但是却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这样的说辞恐怕只是为北宋灭亡找一个替罪羊。对此,到了明清时期,历史专家们普遍认为,宋徽宗才是一位真正的亡国之君。

此时由于南宋早就灭亡了,于是很多史学家就直言不讳的说出了一部分真话,那就是宋徽宗的治国本领低下、喜欢画画、书法却唯独不会治国,在他当政的期间,宋朝统治乌烟瘴气,连续出了好几位大奸臣,并且还导致了方腊、宋江的起义,很显然,北宋灭亡的直接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宋徽宗。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直到今天,史学家们在综合古人的看法之后,才给出了确切的推理,那就是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早就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时候已经深深的埋下了。大家知道,宋太祖赵匡胤使用“杯酒释兵权”的手法,强化了中央禁军,并且弱化了将领和军队之家的关系,因此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很弱,绝大部分的原因实际上是在于“兵不知将,将不识兵”。

此外,宋太宗赵光义在灭亡北汉之后,不顾众人的反对,企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是却在高粱河战役之中惨败,宋太宗自己也挨了一箭,乘坐驴车灰溜溜的逃走了。这是宋朝和少数民族的第一场战役,从根本来说,这场战役的失败决定了北宋之后对待少数民族入侵的国策都是以议和为主,从而导致了北宋朝廷之中,投降派始终居于主战派的上风,从而导致在金军第二次包围汴京的时候,主战派的重要大臣李纲已经被排挤出朝廷之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