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律,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立冬已过,但秋的气息依旧很浓。倘若你在黄昏中登山望远,眼前一定会呈现出这样的画面——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所以,今天要介绍的一首诗,依旧关于秋天,那种略显凄凉的景致,那种略带凄惶的心情……

题目说,这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没错,单这一个头衔,就奠定了它在格律诗中的重要地位。至于它的内容,则无关紧要了。可是,它偏偏又在内容上表现得很突出,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一同品读全诗: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大概作于王绩辞官隐居东皋(今属山西省)之时。王绩生于隋末,自幼聪颖好学,被誉为“神童仙子”。16岁便顺利进入仕途,但他性情孤傲疏狂,不适合在朝为官,也于是辞官回家。唐建立后,朝廷先后两次召他入朝,最后都没能留得住他。也许,田园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既然如此,王绩的归隐生活应该是悠闲自在的吧?其实不然,王绩毕竟不是陶渊明,不能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所以,诗人一开始就说“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他在夕阳下徘徊,像一只缥缈的孤鸿影,找不到栖息的地方。“徙倚”、“欲何依”等字眼,将诗人孤独、失意、彷徨的心境准确地呈现出来。

就在逡巡不安之际,他看到了田园傍晚特有的美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秋色与余晖到处都是,洒在每一棵树上,每一片山上。秋色已是如此的萧索,在斜阳的映照下,更显衰飒冷落。此情此景,诗人的心中恐怕也是秋气纵横吧。

忽然,画面中流出一丝温馨的气息。苍茫的秋色,瞬间变得朴素而恬静。原来,有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还有骑着马的猎人满载猎物而返。他们不慌不乱,带着一天的疲惫与满足,踏上回家的道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一个“归”字,多么美好,大自然的一切都有归处,可诗人自己呢?

他回望四方,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吾谁与归”?现实中没有知己,还是追慕先贤,与伯夷、叔齐那人的人交心吧。“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透露出诗人寂寞、苦闷、无奈的情绪。

我们已经读了那么多优秀的唐诗,再回头看这首诗,会觉得很普通。其实,从诗的发展来看,它也有它独特之处,那便是“朴素”。

初唐的诗风受陈、隋宫体诗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出轻艳绮靡的格调,内容华而不实,情感矫揉造作,很是让人腻味。所以,后来的陈子昂跳出来反对这种诗风,追求“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为新诗风开辟了道路。

而王绩早已做到了。《野望》这首诗如同成一股清流,一洗初唐诗歌的脂粉气息,用翁方纲的话来说,就是“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因而尤为后人所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