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崛起:让东亚两大强权颜面尽丧的边陲小邦

在公元9世纪的南诏-唐朝战争中,南诏自始至终占据着战略主动权。当今史学家对南诏的崛起往往多归咎于唐朝的西南边疆政策的失败,而忽略了南诏自身的努力。实际上,南诏的崛起是其君主皮罗阁、阁逻凤、异牟寻三代人不懈奋斗的成果。

在南诏王国的壮大过程中,上述三位君主都充分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再辅以必要的暴力,使南诏从默默无闻的边鄙丑类,逐渐发展成足以和吐蕃、唐朝三足鼎立的西南霸权。唐朝和吐蕃的南方扩张

汉朝前后的西南夷先民

公元7世纪末,位于今天洱海地区的乌蛮取代了白蛮,成为西南地区的统治民族。当时,白蛮的发展较乌蛮要先进得多,拥有发达的金属冶炼业和农业,且能出产人马俱装的重骑兵。乌蛮则稍显落后,不单坚持族内通婚,畜牧业也是粗糙原始的野放群牧模式。

造成这种形势逆转的原因,是来自外部的冲击。中原帝国和吐蕃,从两头朝这个方向进行了扩张。

西南山区的特产 滇马

中原政权对云南地区的财富,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所了解。云南地区的牲畜、铜铁矿石、茶叶、盐池,乃至当地的蛮族人口,都是一笔难以衡量的财富。更不用提云南是西南方向上的交通枢纽,有商道可通往印度孟加拉、缅甸等地。

中原政权向云南地区的扩张始于秦汉,蜀汉王国也曾试图有力地控制当地。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使中原政权丧失了对该地区的主导权。随着隋朝结束了内地的乱战,隋帝重拾前人的扩张政策,多次远征云南。取而代之的唐朝也不甘人后。在前人的基础上,唐军征服了滇东北的东西两爨和滇中洱海平坝地区,设置了朗州和姚州。

井盐是云南当地的重要财富来源

公元7世纪中期,作为后起之秀的吐蕃也入侵了云南。他们占领了滇西北出产茶叶和家畜的神川,建立了铁桥要塞和神川节度,还对唐朝控制下的洱海平坝地区和姚郎两州虎视眈眈。因为那些地方出产优质井盐和刀剑。

到公元8世纪初,云南在外来征服者的一系列入侵中,开始发生蜕变。富有强盛的白蛮诸部损失惨重,就此一蹶不振。而落后贫穷的乌蛮诸部相对保存完好,他们将会在本世纪的下半叶扮演解放者的角色。一统云南驱逐外来势力,并将影响力注入缅甸和暹罗等广大东南亚地区。

最早的茶叶就来自云南 并且比同时代唐朝的质量更佳

左右逢源与六诏合一

唐朝前期的六南诏分布图

在吐蕃和唐朝两大强权的缓冲地带洱海地区,还有六个由不同的乌蛮家族统治的小王国,史称“六诏”。这些生活在强权夹缝中的小王国,普遍感到生存艰难,朝不保夕。但苦难也孕育了机遇,外来征服者毕竟打破了云南诸部的均势,蒙舍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成长。

蒙舍诏位于六诏之南,所以被称为南诏。南诏由于地理上距离两大强权较远,不比其他五诏受制他国的程度深,比其他五诏的外交政策要灵活多变。南诏高宗皮罗阁同时采取了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和远交近攻的战略,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吞并了其他五诏。

石窟中的皮逻阁形象

公元732年,皮罗阁遣使入唐朝贡。不过这一次的朝贡,和南诏以往的朝贡有所不同。这次,皮罗阁献上的不仅有牛黄和麝香等贵重礼品,还有他统一六诏的计划书及唐朝剑南节度使王昱的支持。皮罗阁用重金贿赂了王昱,让其令唐廷相信扶持南诏有利于维护唐朝在云南的地位。

南诏和吐蕃的接触也很早。在南诏高祖和兴宗时期,南诏就多次秘密遣使进入拉萨。和说服唐廷一样,皮罗阁用同样合理的说辞+同样丰厚的礼品+同样恭顺的态度,说服了拉萨的王廷。在获得两大强权保证不干涉的基础下,皮罗阁迅速展开对其他五诏的攻略。

南诏的地盘与唐朝的剑南节度使辖区最为接近

皮罗阁第一个攻取的目标是邻近的蒙嶲诏。按照《南诏野史》记载,皮罗阁用剑和火征服了蒙嶲诏。同处巍山地区的蒙嶲诏,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大大扩充了南诏的实力。

接下来倒霉的洱海东面宾川的越析诏。当时,越析诏的乌蛮首领波冲因为妻子的贞洁问题和辖内的白蛮豪族家长张寻求发生激烈冲突。结果是波冲被张寻求谋杀。此事闹得当地沸沸扬扬,引起唐朝的注意。皮罗阁再次对剑南王昱发起新一轮的银弹攻势,后者遂设计诱使张寻求入唐并将他残忍杀害。而后,王昱借口越析诏不可能一日无君,就顺理成章地把越析诏交给了皮罗阁。

南诏重骑兵和身披波罗衣的南诏高级武将

在皮罗阁试图征服洱海北方三诏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北方三诏过去一直受到吐蕃的庇护,南诏要征服这里绝无可能得到吐蕃的帮助。

皮罗阁又一次施展自己的智慧。737年,他联合了自己的姻亲,北方三诏之一的邆赕诏。再和唐朝技术官僚攻略洱海北方平坝地区的河蛮,夺取了军事重镇太和城。稍晚些时候,太和城就成了南诏的都城。皮罗阁也以太和城为桥头堡,调转枪口攻打原来的盟友邆赕诏。南诏捷歌高奏,邆赕诏不敌。

今天的太和城遗址

当然,皮罗阁的勃勃野心,也遭致了北方三诏的邆赕诏、施浪诏、浪穹诏的联合抵制。三诏组成一支联军南下试图消灭南诏,却反被南诏军打得一败涂地。战后,皮罗阁如愿以偿地吞并了他们。738年,长安正式承认皮罗阁的胜利,赐封“云南王”一衔。

公元746年,效忠于唐廷的滇东北爨氏家族出现内乱,爨归王被叛乱的族人杀死。爨归王的妻子,是一个出身乌蛮部落的女人,写信要求同源的皮罗阁给予她正义。不久,唐朝授命南诏调停爨氏的家族内战。皮罗阁当然义不容辞,当即挥军东进。这次调停非常成功,不光正义得到伸张,仲裁者南诏还接收了爨地和数十万户部民。

中世纪前期的云南土生贵族分布

天宝战争的爆发

《南诏图传》中关于蒙氏“受命于天“的描绘

748年,在位20载的皮罗阁溘然长逝,代替他掌握南诏的是他的儿子阁逻凤。阁逻凤在父辈的基业上,将会带领他的族人走得更高更远。

在执政之初,阁逻凤和唐朝保持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唐廷承认阁逻凤的继承权,阁逻凤遣使入唐献方物,堪称“父慈子孝”。

成功吞并六诏后崛起的南诏国

可唐朝对云南的新一轮扩张,打破了长安和太和城的亲密关系。唐将何履光率唐军从安南出发,一路北上占领了安宁。此举大大激怒了阁逻凤。由于安宁出产优质的井盐,所以从安南出发的唐军占领安宁,相当于唐朝开辟了一条从南方威胁南诏的战线。这时,又发生阁逻凤访问姚州都督府期间,郡守张虔陀夫目前犯南诏王妃未遂的事件。

怒不可遏的阁罗凤,在公元750年发兵攻陷姚州都督府。郡守张虔陀被大卸八块,姚州被屠了个鸡犬不留。辖区内的32夷州背弃了原来的主人,选择投靠了南诏。

当时的唐明皇的宠臣杨国忠,早就想开边功扬名立万。南诏主动“寇边”于他而言简直是天赐良机。他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积极运动,促成唐朝对南诏的宣战。这场发生在天宝年间的唐-南诏战争,就被史学家称为天宝战争。

自恃甚高的唐人 一开始没有将南诏放在眼里

可怜西洱河边骨

美丽的洱海

751年,唐朝命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和安南都护王知进,分别从四川和安南出兵讨伐逆臣阁逻凤。当年4月,鲜于仲通统兵出戎州沿清溪关一路南下,攻入南诏境内。待鲜于仲通屯兵曲、靖两州,一路汇聚的唐军已达到了8万人。

阁逻凤发现大事不妙,派人和鲜于仲通谈判。对国舅心事了如指掌的鲜于仲通自然不肯讲和,将南诏使者扔进了大牢。

来自南诏个地方的乡兵

阁逻凤赶紧下令全国总动员,成千上万的蛮子被他们鬼主(南诏领主的别称)武装了起来,穿梭于首都太和城附近的道路昼夜通明。阁逻凤制订了偏师坚守太和城,主力城外机动的作战计划。值得注意的是,正当鲜于仲通南下的时候,阁逻凤派遣了一个使团大张旗鼓地访问吐蕃。

进抵洱海地区后,鲜于仲通很快自己无法正面攻陷太和城。太和城本身就是一座军事要塞,面积约3千平方米,有坚固的城墙和一道环绕城堡的深壕。城内云集御林军“负排”、国王亲兵“羽仪“、重步兵”罗苴子“等强军,又背靠洱海随时可进行水路补给。特别是吐蕃的援军在御史论若赞指挥下很快也赶到了太和城附近。

今天的太和城遗址 依然屹立在洱海边

面对南诏坚固的都城和吐蕃强大的援军,唐军无计可施,速战速决变成了两军对峙。时间一长,云南地区特有的流行病疟疾和脚气病横行于唐军军营。气急败坏的鲜于仲通派遣大将王天运带领精锐翻越白雪皑皑的点苍山,试图从洱海西侧攻击太和城。

得知唐军分兵的消息后,阁逻凤立即下令全军出击。南诏王子凤嘉异指挥少量南诏军西行去截杀王天运部,阁逻凤则亲率主力配合吐蕃援军直扑陈江口的鲜于仲通。经过一番血腥的战斗,王天运被斩杀,鲜于仲通只身以免。入侵南诏的唐军战死者高达60000人,南诏取得天宝战争第一阶段的胜利。

南诏重步兵“罗苴子“

次年,吐蕃和南诏正式结盟。吐蕃赞普称阁逻凤为“赞普钟“,意思是赞普的弟弟。不知鲜于仲通战败的唐明皇,派遣袭礼、贾奇俊、贾瓘等人率兵从四川南下恢复姚州都督府。这一路唐军惨遭南诏-吐蕃联军围歼。一个昼夜就击溃唐军并占领姚州城,新任都督贾瓘成了阶下囚。

754年,杨国忠组织了更大规模的远征南诏的行动。这支唐军由大量的市井流氓、贩夫走卒以及少量西北战俘组成。人数超过10万人,统兵的将领是前姚州都督李宓。杨国忠相信,这支数量庞大的唐军定能一雪前耻,达成扫穴犁庭的效果。另有一路唐军也从安南出发,指挥官是何履光。

吐蕃人的加入 彻底逆转了战争的强弱对比

公元754年,唐军顺利率军开抵太和城。谨慎的李宓在洱海水边兴建了造船厂,打造了一批战船,准备水陆并进太和城,并切断南诏守军赖以维生的水上运输线。可惜南诏军将王乐宽组织的一次突袭,就把唐军的造船厂连同战船和造船所需的木料都烧得干干净净。李宓慑于杨国忠的暴力,不敢撤退。待到神川方向的吐蕃援军抵达,城内的南诏军队全数杀出。联军杀得唐军尸骸成山血流盈渠,李宓本人被俘。

天宝战争就以唐朝的三征三败宣告终结。唐朝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兵力可能超过20万人,消耗的物资更是无法统计。更为严重的是,战败引发了唐朝更深层次的社会危机,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南诏则占有了姚州、朗州等唐朝在西南经营一个多世纪的成果,边境线朝北方拓展数百里。

南诏成功挖了大唐盛世的墙角

袭吐蕃破铁桥

南诏人的宫廷生活

战胜唐朝后,阁逻凤乘势向周边地区扩张。安宁的盐池被收复,新取的爨地得到巩固,滇南的寻传、祁鲜、裸形蛮等部落亦归顺了南诏。通过对滇南部落的征服,南诏控制了云南通往东南亚的商道,随之把自己的影响力输入当时被称为骠国的缅甸等地区。趁唐朝安史之乱的爆发,南诏又夺取了嶲州,唐朝与南诏的边境线逐渐朝大渡河移动。

阁逻凤于公元779年逝世时,他留给他孙子异牟寻的是一个王权强盛、国库充盈的国家。此时对南诏真正有威胁的,就只剩下吐蕃了。双方的关系破裂于779年的联合对唐作战。战事之初,吐蕃-南诏联军在剑南西川地区攻州破县,如入无人之境。唐朝震惊之余,集结了以禁卫军、北方边军为主的近万名援军开入四川,配合残余的剑南军队守土作战。吐蕃-南诏联军惨败,两国战死者多达90000人。

南诏防备吐蕃的军事基地龙首关遗址

吐蕃将失败归咎南诏的向导不力,声称要暴力报复南诏。新败的异牟寻吓得惊慌失措,连忙把都城迁往更坚固的阳苴咩城。在788年的第二次吐蕃-南诏联合作战中,吐蕃甚至陈兵边境威胁南诏,并派遣军队堵塞南诏通往四川劫掠的道路。

被吐蕃连续两次侮辱的异牟寻,不仅撤回了进攻四川的军队,还秘密派遣使节入唐与唐廷进行新一轮的接触和谈判。793年,异牟寻的儿子寻阁劝代表南诏公开访问唐朝长安。这标志着西南地区一个新联盟的诞生。公元799年,异牟寻在顾问郑蛮利的怂恿下,发动了对吐蕃的战争。

唐朝军队对于西南地区的作战环境 非常不适应

战争初期,南诏以增援吐蕃对回纥战事为由,派遣了5000名士兵为向导,先开入吐蕃的神川节度。另有30000大军尾随其后。不知有诈的吐蕃边军吃了大亏,光是因南诏入侵溺毙的吐蕃士兵就有万余人。吐蕃神川节度,包括铁桥要塞在内的10多座城镇和10几万人口,都落入南诏手中,被缴获的财物马匹铠甲无数。

神川节度和铁桥要塞的丧失,象征着吐蕃和唐朝一样彻底退出云南地区。南诏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西南强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可悲的是唐朝满足于天朝封贡体系带来虚弱,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和南诏的关系,遭致了公元9世纪的南诏入侵。随着长安朝廷的日趋衰败,他们也再无能力组织起远征西南的军队了。(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