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开国功臣崔浩遭嫌,然后被处死

北魏开国功臣崔浩遭嫌,然后被处死

在刘宋“治国有方”的宋文帝刘义隆下诏杀了著名将领檀道济后,北魏“雄才大略”的太武帝拓跋焘也杀了开国功臣崔浩。鲜卑族拓跋嗣能够统一北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招纳和任用北方的汉族士人,许多汉族士族地主在北魏朝廷里做了大官,其中崔浩是最有名的一个。崔浩出身于河北清河的名门大族,他对于文学、经学、历史、天文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几乎样样精通,确实是当时才俊之士,他知道要出人头地,必须依附在北方统治的鲜卑贵族,这种结合符合双方利益,对民族文化的融合也有好处。

魏道武帝拓跋珪在位时,崔浩凭自己的才识,当了帮皇帝起草文书的官员,是皇帝的亲信。魏明元帝拓跋嗣在位时,崔浩教过皇帝读过书,与他有师生之谊,更受重用。魏太武帝即位之后,崔浩因遭人妒忌,一度哭官。由于拓跋氏是一个奴隶部落,一下子、成为统治北方的封建大国,许多事情处理不了,太武帝又只好把崔浩请回来,崔浩的官越做越大,被称为三朝元老。崔浩虽然做官很大,但他深知鲜卑贵族的脾性,处事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但他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很深,看不起鲜卑人,他不仅与外界有矛盾,即便自身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酿成了他的悲剧。

说他处事小心谨慎,有一个事例:他喜欢写一些墓志铭之类的应景文章,这类文章往往可显示他的才思敏捷。有个名叫冯汉疆的人死了,他的家属请崔浩写墓志铭。崔浩一听这个名字,马上警觉起来。“疆”是“强”的古写,如果直书,岂不成了“汉族强大”的意思,这对鲜卑人来说是犯忌的,他就将“汉”字改为“代”字,写成了“冯代疆”,这个“代”字既是拓跋氏立国时的称号,又有代替汉的含义,只要能讨得鲜卑人的欢心,就顾不上死者是否愿意了。崔浩处处小心,仍不免有疏忽之处。

有一次,著名士族王慧龙从江南来到北方,王、谢、桓、庾是江南士族中的高贵门第,尤其是王氏家族,出过王衍、王导、王敦、王羲之等名人,可谓是首屈一指。崔浩的弟弟崔悟,羡慕王氏门第高贵,想把女儿许配给王慧龙,但仍怀疑王慧龙是不是琅讶王氏族人,崔浩研究了王氏家谱,知道王家人都生有酒糟鼻子,大凡有酒糟鼻的人鼻子都比常人大,而王慧龙正生有一个大鼻子,他藉此认定王慧龙是王氏族人,高兴地说:“不用怀疑,王慧龙是王氏族人无疑,是真正的龙种。”

这本是家庭中的谈话,却传到了外面,惹怒了鲜卑贵族,在他们眼里,只有鲜卑人才是龙种,这不是崔浩在借题发挥,贬低鲜卑人吗?太武帝知道了这件事,怒气冲冲地把崔浩训斥了一通,崔浩只得承认失言之罪。对于崔浩的言语,鲜卑贵族总要疑神疑鬼。有一次,崔浩随明元帝拓跋嗣出征南朝,在回军途中,他们来到滔滔的黄河边,崔浩的表现欲又旺盛起来,他对周围的人发表“高见”:秦始皇和汉武帝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不该废诸侯,立郡县。

鲜卑贵族不理解崔浩这是出于复古尚礼的正统思想在作祟,认为他面对黄河发出如此感叹是另有所指,秦始皇、汉武帝都统一了黄河流域,鲜卑族也统一了黄河流域,崔浩的言论岂不是“指着和尚骂贼秃”吗?这毕竟是一种联想,离题太远,魏明元帝没有指责崔浩,但在心里记上了一笔账。由此可见,崔浩的行动已引起了明元帝的猜疑。事情往往这样,当皇帝对你好时,处处都顺眼;当皇帝对你不好时,往往就会无事生非。崔浩晚年时,太武帝命他主持编修北魏国史。

崔浩受汉族文化传统影响极深,主张直笔书史。即好事不夸张,丑事不隐瞒,小事不夸大,大事不缩小,历史是怎么样,史书就怎么写。他效法历史上的直笔史官,竭力想把忠于史实。但鲜卑贵族们缺少文化,不懂应该怎样修史。在整个编写过程中,既无人参与,也无人过问,是崔浩主持的,史官高允书写的,写好后,贵族们认为不会有问题。崔浩就将史文刻在石碑上,树在京城郊外的大道上,让大家观看,他期待着大家们的赞赏和夸奖。

可是,事情完全出乎意料,鲜卑贵族们一看,气坏了,因为这部史书把鲜卑族当初怎么落后愚昧和不开化,贵族之间怎样争权夺利的事全写上去了。他们就去向魏太武帝告状说崔浩胆大包天,竟敢诬蔑鲜卑族的祖宗,明显表现出对魏朝统治中原的不满,原来他是个包藏祸心的内奸。这下子拓跋焘火了,因这时北魏政权已巩固,汉族谋士的作用不大,所以他下令将崔浩处死了。魏太武帝这一着,是杀鸡儆猴,要汉人乖乖地听从他们的统治,可见他的“雄才大略”也是有局限性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