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大清朝的糊裱匠, 被人称为是十九世纪中国眼界最高的人

在1896年的万国运动会上,各国国旗伴随着各自的国歌依次升起,等到大清国的黄龙旗升起时,现场却是一片寂静——偌大个中国,竟然连自己的国歌都没有。

正当人们惊诧之余,一位年已七旬的中国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黄龙旗下,用尽全身力气高唱起他家乡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苍老的声音,孤独的背影,却捍卫起一个民族最后的一点尊严,因此,他得到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这位步履蹒跚的中国老人,就是被爱国青年骂了一百多年的卖国贼--李鸿章。

作为晚清的一代重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他是一位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矛盾的人。

李鸿章的思想理念比他同时代的人站得高、看得远。他有两个很重要的观点,一个就是他对世界局势的认识,第二个他对中国当时所处的环境提出来一个治国方略。

他对世界的认识提出了一个主张,“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他这个观点是在同治年间就提出来了,而这个看法则被近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蒋廷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是十九世纪中国人看世界眼界最高,看得最远的一句话。

在近代中国,位极人臣的李鸿章无疑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中国近代史上屡次大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几乎全部出自李鸿章之手,当时许多国人更是恨不得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但这样的罪责,对于李鸿章而言未免太过沉重。

李鸿章自幼聪慧,学问广博,20岁入选优贡,24岁中进士,后来又拜在曾国藩门下,并最终成为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研修学问,他心诚神明;平定叛乱,他居功至伟;投身洋务,他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再后来,他成为西方列强唯一认可的晚清外交家,并在斗争中赢得了“东方俾斯麦”的称谓。

咸丰三年(1853年),李鸿章在家乡办团练,继而充当曾国藩幕僚。其后,因平太平天国和捻军有功而从此官运亨通,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了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方面的代表和实际掌权人物。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清政府派驻俄公使王之春为贺使,竟招致俄国政府的抗议。俄国驻华公使提出的理由则是“加冕为敝国重大礼典,非得贵国位望最高之人,为列国所称许者,不足当贺使之任。王之春非其选,能胜任者当数李中堂”。于是,清政府只好改派李鸿章为贺使,出访莫斯科。

但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思想自然少不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镇压农民起义时的残暴,抗法战争中的软弱表现,以及大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注定要成为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

李鸿章晚年从事外交期间,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与法国订立《中法新约》,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等,其生前签订的最后一个条约则是《辛丑条约》。

而《辛丑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扩大和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并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辞海》(1979年版)称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这让李鸿章非常紧张,李鸿章的一个基本观念也随之改变。在这之前,李鸿章认为日本和中国同文同种,都是黄种人,可以团结起来。

当时,李鸿章的基本外交思想就是联合东洋对抗西洋,所以李鸿章曾在满朝大臣都反对的情况下,于1872年一个人,坚持和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一个平等条约。

但是后来他发现,日本居然要侵占台湾、吃掉琉球。这使得李鸿章发现日本野心太大,所以他才开始感觉到西洋是手足之患,而则日本是心腹之患,日本20年以后必有亡我之心。

李鸿章在70年代产生了这个思想之后,他就觉得中国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海防的建设。李鸿章所指的海防概括面很宽,不仅有海军,而且还有沿海炮台防御体系建设,有机器制造,还有人才的培养,通通都在这个海防的题目下。实际上这个“海防”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大题目。

李鸿章为此专门给朝廷写了《筹办海防折》,这个折子上报中央以后,清政府当时不置可否。军机大臣和总署大臣讨论半天,也不知道是否应予批准,因此上呈慈禧,慈禧也无法决断,最后决定发六部和各地督抚大员讨论,一年之内上报意见。

一年以后,这些官僚各种花样的意见都有,但是莫衷一是,在海防的这个问题上都不敢多说话。包括慈禧的妹夫——醇亲王奕譞,光绪皇帝的生身父亲,他在奏章中说,“海防故不可轻语一试,尤不可因噎废食”,两边都不得罪。

从此事清政府内部反应表现就可对比看出,李鸿章当时改革的魄力有多大,眼界有多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