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祖先走了两条极端:一人告发文字狱,一人因文字狱自杀!

金庸老先生走了,但是他写的作品,却会一直陪伴我们。不过,熟悉金庸老先生的,或者是特意去查过‘金庸’二字的,应该知道,金庸只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查良镛。

查这个姓氏,很罕见,而且金庸的宗族在浙江海宁,自然而然能够联想到几百年前,姓“查”的两件文字狱大案。

满清入关以后,对于有反清复明迹象的,保持着零容忍的态度,抓到就是连带一家老小死无葬身之地,比如最为著名的文字狱。

查继佐,金庸的祖先之一。他本是崇祯六年的举人,明亡后,侍奉清廷,当时有明朝学士,编著《明史》,不承认清朝正统,查继佐得知,连夜告发,参与者七十余人,无一幸免,另有千余人入狱,发配边疆。查继佐因首告有功,不仅丝毫无伤,他之后的查家,一门七进士五翰林。

金庸大概是比较认定查继佐这位先祖的,因为查继佐有个好朋友,叫吴六奇。没错,就是《鹿鼎记》里的吴六奇。在书中,金庸把吴六奇描写成一位抗清英雄。然而事实却是,吴六奇是一个铁杆汉奸,投敌后官至太子少保,大肆屠戮潮汕海民数万人。

虽是小说,可篡改历史颠倒黑白,这么美化一个人,要么他是自己的直系祖上要么他跟祖上有关系。但无论如何,这么写,都是不对的。

满清盛行文字狱,查继佐告发一桩,但也有一桩文字狱,出在“查”家自己头上。他是查继佐的族侄,名为查嗣庭。

据传,查嗣庭摊上文字狱,是他在雍正年间当考官时,出了一道考题,就四个字:维民所止。这可了不得,“维”、“止”二字正好给“雍正”去了头,便马上引来了杀身之祸。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太准确。

查嗣庭确实是出考卷出了文字狱,可‘维民所止’的说法,来源于《金庸传》,大抵是金庸自己编造出来的故事,真实缘由,也许是金庸想把自己的祖上,从文字狱告发者查继佐,变成文字狱受害者查嗣庭。

但世界很奇妙。殊不知,查嗣庭下狱后,自杀而死,同他十六岁以上的儿子,一起遭戮尸,因此查嗣庭的族人,从浙江海宁逃跑到安徽大别山。金庸出生浙江海宁,那么很显然,他与查嗣庭没有多少血缘关系。

源于时间太久,金庸的祖上到底是谁,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文字狱告发者查继佐,还是文字狱受害者查嗣庭,都算是金庸的祖先。

他们二人,走了两条相反的极端。但与金庸又有多大关系呢?

如今的中国,就算再怎么争论历史,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国人都不会允许一报还一报的,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可日本不一样,此仇不共戴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