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为中国守卫大片领土,如今坟墓被直接铲平,压根没几人记得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左宗棠率领湘军保卫新疆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感慨。事实上,近代中国之所以能够一直控制住新疆,除了左宗棠外,还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民国军阀杨增新。

▲清代科考场景复原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杨增新生于云南蒙自,自幼聪颖好学,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乡试中举后,次年又高中进士。在翰林院待了几年后,杨增新出京担任甘肃中卫知县,没过多久就因处理当地回汉问题有功而升任甘肃武备学堂总办。在此期间,杨增新开始在甘肃创办武备、陆军、师范、巡警、工业等学堂,并亲手编写章程、规定课程,促进甘陇地区的近代化。

▲沙俄士兵旧照

由于当时大清内忧外患不断,沙俄早有分裂新疆和科布多之心,清廷为保新疆不失,便命洋务经验丰富的杨增新入疆护土。杨增新进入新疆后,面对当地的严峻形势,决定先从外患下手解决,他首先出兵支援与科布多相毗连的阿勒泰。见清军入疆,唯恐利益受损的沙俄派人威胁杨增新,声称要出兵干涉。杨增新却不以为然,仍旧遣军驻防托察汗通古。眼见讹诈不成,沙俄又妄图以出兵伊犁威逼杨增新撤军,杨增新见此仍岿然不动。

接连碰壁后,沙俄深知单凭武力对付不了杨增新,于是决定从北京方面给杨增新施加压力。面对沙俄施加的重压,为密谋称帝的袁世凯只能选择妥协,同沙俄驻华使馆签订《中俄声明文件》与《中俄声明另件》后,下令杨增新将科布多转让给外蒙古治理,由于那时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于中华民国,杨增新也没有想太多,将科布多地区驻军悉数撤出。

▲民国时期袁世凯戎装剧照

见杨增新乖乖听话,袁世凯便又要求杨增新部队从察汗通古撤回元湖地区,一心为国的杨增新自然不肯,不仅拒绝执行袁世凯的撤军命令,反倒还增兵阿勒泰,死死守住祖国这一边陲要地。沙俄见杨增新如此坚定,只能无奈退兵,杨增新终于凭借实力守住了阿勒泰地区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解决外患后,杨增新开始镇压疆内革命党人农民起义,不到两年时间就彻底确立了自己在新疆的统治地位。蒋领导“北伐”成功后,杨增新在得到能够继续统治新疆的保证后,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年初承认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地位。

▲南京总统府旧址

客观地说,杨增新虽靠铁腕政策击败了虎视眈眈的外敌,但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势力,这就为其死亡埋下了隐患。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7月7日,迪化(今乌鲁木齐)的省立俄文政法专门学校正在举行第一届毕业生典礼,校园内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为给这所新疆“最高学府”第一届毕业生加以鼓励,新疆省政府高层军政官员和特邀嘉宾纷纷前来祝贺,省政府主席杨增新自然在列。然而正当人声鼎沸之时,军务厅厅长樊耀南却突然对着杨增新连开数枪,统治新疆长达17年的“新疆王”当场死亡,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杨增新晚年旧照

杨增新死后遗体被运往北京安葬,其墓地位于南沙河畔,龙首龟趺的墓碑由汉白玉制成,碑文上刻有二千五百余字,记录了杨增新一生的辉煌功绩。令人惋惜的是,由于京张高速的修建,杨增新之墓被人移平,如今仅剩一块墓碑移于路东,令人唏嘘不已。

参考资料:

《清史稿》《天籁长歌——杨增新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