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蜀汉走势的一战:襄樊之战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被称为三国“三大战役”,每场战争都有重新划定天下格局的意义。

但也有人说,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掐架,属于前传;赤壁之战是“三分”序曲;夷陵之战是“三分”尾声。而真正决定三国后来数十年走势的转折之战,其实是襄樊之战。

想想也对,襄樊之战决定了蜀汉的走势,进而影响了三国格局。应该说,这一战之前,蜀汉有条不紊、势头向好,可这一战之后,战略大乱、再无缘一统。

发动这场战争的是当时驻守荆州的关羽。而这一战本不在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中,也没有刘备明确的授意。所以可以说,这是关羽擅自发动的一次讨伐战。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亲自率军攻打樊城。襄樊之战打响。

关羽毕竟是关羽,一出手就震惊四座。

为抵御关羽,曹军方面派出于禁、庞德等人驻守樊城之北。恰逢八月,天降大雨,汉水泛滥,关羽乘大船来攻,结果曹军惨败。于是,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名震中原!罗贯中将这一战写进《三国演义》,那便是著名的“水淹七军”。

战争的第一阶段,关羽大获全胜。可随之而来的复杂局面,远远超出了关羽的想象。

樊城一仗打得太猛,归降关羽者不在少数,许都以南,处处有人与关羽遥相呼应,这让曹操甚是忧心,甚至和群臣商讨,是否有必要迁都。这时司马懿和蒋济摇了摇头:没必要。对付关羽?有孙权呢!

这两个老司机的判断是准确的。就在关羽与曹操军大战于襄樊之时,孙权的阵营中也在酝酿一个针对关羽的行动。

孙权手下的大将吕蒙一直主张攻打关羽,关羽进军樊城后,他认为机会来了:可以趁关羽出兵在外,攻陷他的大后方。

但是有一个问题,现在关羽就是因为害怕被偷袭,所以在后方留守了大量兵力。那么,怎么破?

东吴集团演了两出戏:先装病,再装孙子。

装病的,是吕蒙。他以回家养病为由,率领部分士兵回到建业。而实则,他是乔装成商人一路潜行来到了关羽的大后方。

装孙子的,是陆逊。表面上吕蒙告病,陆逊接任其位。而陆逊上任后,首先给关羽写了一封信,狠狠地赞美了关羽一番,言辞极为谦恭,并表示愿为关公尽忠效力。关羽最吃这一套了。于是,打消顾虑,逐渐将驻守后方的部队调往前线。

是的,关羽中计了。

而更可怕的是,狡猾的不止孙权一方,曹操这边也在算计。

孙权给曹操写信,请求朝廷允许自己出兵攻打关羽,但同时请求保密,防止关羽得到消息后回兵自保。曹操的谋臣们经过一番讨论后,做出了一个最有利于曹方的决定:表面上保密,暗地里泄密。因为,如此,既可缓解被围困曹军的焦虑,同时也可引得孙权、关羽两方互斗。

于是曹操下令将孙权的书信用箭射入围城之内和关羽的军营之中。被围将士得到书信后,士气大增。而关羽果然犹豫不决,不愿撤兵。

关羽在前方和曹军周旋、苦战。殊不知,此时自己的大后方正被东吴集团一点点蚕食。

吕蒙打扮成商人,来到关羽的后方,过寻阳、收南郡、达江陵,一路该降的降,该收的收。不得不承认,吕蒙的一系列动作,非常漂亮。

吕蒙俘虏关羽其将士们的家属后,不与刁难,悉心安抚。同时下令军中,坚决不许骚扰当地百姓。而且,吕蒙还亲自走街串巷,大搞送温暖行动,抚恤老人、送粮送药。

前方的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急忙回撤,并不断和吕蒙联络协商。吕蒙则每次都善待来使,并允许使者为前方兵将和后方家人捎递书信。前方士兵得知家人平安,而且日子过得比以前还滋润,全部无心再战。

至此,摆在关羽面前的是一个无比残酷的事实:他的民,“移情别恋”;他的兵,无心再战。

再说孙权,在吕蒙铺好路后,亲至江陵,荆州的文武官员悉数归附。后来,关羽自知孤穷,败走麦城,终被擒获处斩,一代巨星就此陨落。

襄樊之战结束了。代价有大多?

其一,关羽死了。这位五虎上将之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只要他在,孙曹两家谁敢不忌惮三分?

其二,荆州丢了。蜀汉痛失一员大将,纵然可叹。但更可怕的是,没了荆州。荆州是什么地位?隆中对里讲过的,“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荆州太重了。它和益州,是蜀汉的根基,是未来战略布局得以展开的立足之点。偏偏,被关羽弄丢了。

其三,战略乱了。战略要地荆州丢了,纵然可怕。但更更要命的是,战略乱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得很清晰,“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襄樊之战之前,蜀汉刚好“跨有荆、益”,按照诸葛亮的规划,应该安抚戎夷、交好孙权,再伺机而动。可关羽一死,痛失兄弟的刘备疯了,悍然发动了对孙权的夷陵之战,与其反目。什么隆中规划,什么战略蓝图,统统被他抛在了脑后!而结果是什么?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自此,东进再无可能!

这就是一场战争带来的连锁反应。

可以这么说,关羽的忠勇成就了刘备人生的巅峰,但从某种意义上,也断送了蜀汉的未来。

尽管在历史中关羽人气极高,但无法否认,这场败仗,他必须负主要责任。在未经高层充分讨论的情况下,他不该擅自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在襄阳久攻不下、后方又已然陷入危局的情况下,他不该孤注一掷僵持不撤。

他的战术失策、他的狂傲任性,给了对手可乘之机,也让自己命陨章乡。他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时陪他一起买单的,还有整个蜀汉集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