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打仗,用上了哪些大杀器?

看过古龙武侠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博学的百晓生写了一部《兵器谱》,给天下武林高手的兵器与武功作了排名,前五名分别是:孙老头的“天机棒”、上官金虹的“子母龙凤环”、李寻欢的“小李飞刀”、郭嵩阳的“嵩阳铁剑”、吕凤先的“温侯银戟”。

这当然是小说家的浪漫想象。在实战中,不管是飞刀、铁剑,还是奇怪的龙凤环,杀伤力都很渣,不可能成为大杀器。要想知道冷兵器时代的大杀器是什么,还得看另一本“兵器谱”——北宋前期,有两位牛人曾公亮和丁度,用五年时间编撰了一本《武经总要》,其中第十至第十三卷详尽记录了当时各种用于实战的兵器,并配有图谱。可以说,《武经总要》就是宋朝人的“兵器谱”。

《武经总要》中最常用、也最实用的格斗兵器,是刀与枪。刀有八种: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枪有九种: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颈枪、锥枪、梭枪、槌枪、大宁笔枪。而剑只有两种,而且都是“厚脊短身”之剑,可以像刀那样砍杀。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在战场上,长剑如同鸡肋,论砍,不及大刀;论刺,又不如长枪。一柄长剑的攻击力甚至比不上一根长棍,明代的抗倭名将俞大猷写了一本《剑经》,书内介绍的技击术,其实跟剑法毫无关系,而是棍法。

战场上的远程攻击大杀器,当然也不是“小李飞刀”,而是弓弩。《武经总要》说:“若乃射坚及远,争险守隘,怒声劲势,遏冲制突者,非弩不克。”弩就如冷兵器时代的狙击枪,是宋人克制骑兵的利器,特别是运用绞车拉弦的床子弩,射程可达七百步、上千步,一步以0.8米计算,千步即有800米。弩箭发射出去,“中则贯马腹,穿重铠”。宋真宗时,辽兵围困澶州,宋军在澶州城头上,便是用床子弩远距离射杀了辽军统军萧挞览,迫使辽国求和。《武经总要》记载的床子弩有七八种,其中最厉害的大概是“三弓床弩”,又叫“八牛弩”,意思是用八头牛才能拉开弓弦,射出的箭枪,可以直插入坚硬的城墙。

冷兵器时代,可以与床子弩一争高下的远程攻击武器,是砲车。请注意“砲”这个字,不是“炮”,这是因为,砲是抛石机,而非热兵器时代的火炮。《武经总要》记录了十多种砲车:单梢砲、双梢砲、五梢砲、七梢砲、卧车砲、虎蹲砲、旋风砲,等等,还有一种“手砲”,可以单人使用,抛射出半斤重的石弹。

砲车虽然是冷兵器,但宋朝时火药已经发明,并且应用于军事装备,北宋开封府有一个大型的工程部队,叫做“八作司”,下设“广备攻城作”,是制造攻城装备的兵工厂,分设十一个车间,其中的“火药作”,就负责制造火药与火器。《武经总要》也记载了三种火药配方。可以这么说,宋代已处于热兵器的拂晓时辰。鲁迅杂文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显然是鲁迅的偏见。事实上,宋朝砲车抛射出去的,除了石弹,还有“火石炮”,即能够燃烧、爆炸的炮弹。

在阵地攻防作战、野战中,火石炮加上床子弩,威力非常强大。南宋初期,宋将魏胜与金兵正面对抗时,常用一种阵法:“弩车当阵门,其上置床子弩,矢大如凿,一矢能射数人,发三矢可数百步;砲车在阵中,施火石炮,亦二百步”,有效阻击了金兵。南宋后期,蒙古兵进攻四川钓鱼城,因大汗蒙哥突然身亡而退兵,史载,蒙哥之死,正是因为“炮风所震”。“炮风所震”是什么意思呢?我猜测,就是宋军用砲车抛射“火石炮”,爆炸产生的气浪或碎片伤到了蒙哥。

《武经总要》记录的火器还有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火箭。这些火器的杀伤力,主要表现为燃烧或制造毒烟,而不是爆炸。但到了北宋末、南宋初,能够爆炸的火器已经出现在战场上,虞允文在采石矶迎击金兵时,便使用了一种叫“霹雳炮”的火器,这种“霹雳炮”以纸包裹火药、石灰,爆炸时,“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撒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金人哪见过这阵势,遂大败。

不过,到了南宋后期,金国亦能够制造出更厉害的火器,叫做“震天雷”,是铁壳的炸弹:“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震天雷”爆炸开来,热力可达半亩,弹片可穿铁甲。进攻金国的蒙古军团,不怕其他武器,就怕这“震天雷”。

金国也用“震天雷”攻击南宋。嘉定年间,金兵攻蕲州,“日添砲架数座攻打,……石砲之后,继以铁火炮,其形如匏状而口小,用生铁铸成,厚有二寸,震动城壁”。铁火炮其实就是用砲抛射的“震天雷”。南宋军队中也装备有铁火炮,只因长年战乱,国库虚空,无力配备足够的火器。开庆年间,静江府贮备的火器,“铁火炮大小止有八十五只而已,如火箭则止有九十五只,火枪则止有一百五筒,据此不足为千百人一番出军之用”。

在南宋后期发明的火器中,有一种“突火枪”也值得我们留意。《宋史•兵志》载,开庆元年,寿春府“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显然,这是一种以火药为动力、能发射子弹的火枪,也是世界第一支管形火枪。不过,由于突火枪的枪膛为竹筒,威力应该不大,但它无疑启发了后世金属制管形火枪的发明。

《武经总要》还记载了一种近距离攻击力十分恐怖的火器,那就是“猛火油柜”。以熟铜制成大柜,里面灌满石油(没错,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石油),铜柜上装有抽油管、唧筒,唧筒内设有单拉杆、双活塞,前端开小窍,后端有点火装置。拉动拉杆,即可喷出猛烈的火焰:“令人自后抽杖(拉杆),以力蹙之,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是很可怕的火焰喷射器。张艺谋的《长城》刚上画时,我还想着看宋朝守军用“猛火油柜”(近程)与“三弓床弩”(远程)大战饕餮的画面,然而并没有。

宋人还发明了一种用于挖掘地道、凿开城墙的大杀器:头车。车身“长九尺,阔七尺,前高七尺,后高八尺”,车头装有“屏风牌”,可以遮挡敌方发来的砲石、箭矢,掩护车内的工兵;车后设有“绪棚”;当头车推至敌方城下时,车内工兵即开挖地道,挖出来的泥土、砖石通过车体内的绞车输送至车后,另一批工兵在绪棚的掩护下,再将绞车送出来的泥石堆成掩体。随着地道的挖掘,头车也一寸一寸推进,车后绪棚随之加长。这一战场上的工程作业,是不是有一种“盾构”的即视感?

宋朝立国,没有长城防御线,失去西北养马地,却面临轮番而来的一波又一波强敌,从辽国、西夏,到金兵、元军,一个比一个强悍。如此恶劣的地缘政治下,宋王朝得以维持三百余年而不坠,是汉后国祚最长的一个王朝,靠的不是中原武林高手的“降龙十八掌”,而是前述这些在当时而言堪称最先进的武器。

(首发于《VISTA看天下 | 微杂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