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形成垄断的先进火炮技术,为何轻而易举落入满清之手?

鲁迅先生曾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的确,这句话拿来形容晚清再合适不过,但倘若说的是明朝,就显得很不准确了。

自朱元璋还在南方抢地盘的时候,明军对于火器的使用就非常娴熟,如开国将领沐英,不但深谙火铳之道,更创造性地发明了“三段击”战术,堪称热兵器使用的行家。而到了朱棣在位时,明军则更上一层楼,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纯火器部队——神机营,朱棣五征大漠,横扫奴酋,这支军队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明军的火器发展可谓一脉相承,不遗余力,尤其是中后期“佛郎机炮”的加入,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

嘉靖元年的某次海战中,海道副使汪鋐缴获了一批葡萄牙人的火炮,一经试用,发现效果相当不错,于是,明军开始大力仿造和改进各类西式枪炮,“佛郎机”之名由此得来。此后,佛郎机在明军中大行其道,成为必不可少的制式武器,某些精锐边军甚至一半以上都操着佛郎机改进型号,可谓残暴。

而佛郎机的好评如潮,也让明军尝到了甜头,以致于后期在辽东打得灰头土脸的时候,又想起了远在澳门的老朋友葡萄牙人。于是,晚明最为依仗的火器——“红夷大炮”走上了战场。

红夷大炮,顾名思义就是原产自西洋的火炮,这种武器最早的引进者是徐光启,但限于时局,当时并没有很好地推广开,真正将红夷大炮拉上战场轰人的,是其爱徒孙元化。

孙元化,外号“火炮痴汉”,是明末极为优秀的火炮专家,此人不只对红夷大炮的使用有独到见解,更是红夷大炮国产化的扛鼎先驱。利用招募而来的葡萄牙籍炮师和铸炮师,孙元化打造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一支火炮部队,并为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送上一场及时雨。

在当时,野战中明军遇到八旗劲旅,基本上就是送人头的,故而有见地的蓟辽督师一般选择“主守后战”,而守城最好的法宝,当然就是红夷大炮了。

因此,孙承宗上台之后,一边筑城构建关宁锦防线,一边命孙元化在城头安装大炮,就等努尔哈赤往里面钻。不过,努尔哈赤没来,却等来了高第,接过蓟辽督师的大印,高第做的第一件事是放弃辽东,所有人都撤走,一个不剩。

于是,属于“宁前兵备道”袁崇焕的精彩时刻到来了。

驻守孤城宁远的袁崇焕只有一万多人,而得知明军撤退的消息之后,努尔哈赤带了六万多精锐前来扫荡,双方在宁远城下爆发大战。这种一边倒的战斗努尔哈赤见得多了,但在攻了十几天之后,努尔哈赤却被打得满地找牙,最终含恨退走。原因很简单,除了袁崇焕拥有必死的决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明军有大炮,而八旗军没有。

在此战中,宁远城的红夷大炮可谓一鸣惊人,展现出巨大威力,八旗军虽然勇武,但在炮火轰击下,连宁远城头的边都摸不到,上来一批,倒下一批,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这不是在攻城,这是去送死。

依靠红夷大炮,明军首次在辽东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八旗军,而借此,也宣示了往后明清大战的基调,即:野战,我不行,但攻城,你不行!

凭着武器上的不对等优势,明军逐渐稳住阵脚,遏止了满清在辽东的攻势。而对于红夷大炮也开始重视起来,不但大量仿制装备,更严令禁止火炮技术外泄,使之成为明军傲视八旗军的“神器”。

但所谓世事难料,不久之后,明军极为依仗的红夷大炮技术,竟轻易落入了八旗军之手,而究其缘由,与袁崇焕和孙元化却也脱不了干系,准确的说,正是此二人一系列的巧合操作,最终导致了这个恶果。

袁崇焕在蓟辽督师任上曾杀过一个人,即皮岛总兵毛文龙,而毛文龙手下有一名心腹部将,名叫孔有德。毛文龙被杀后,孔有德倍感愤懑,遂回到家乡山东,此时在山东也有一个人——孙元化,刚刚上任登莱巡抚,正大肆招兵买马,训练新式炮兵。于是,孔有德阴差阳错成了孙元化的部下,并统领了一支由葡萄牙炮师训练的精锐炮兵部队。

孔有德,原籍山东,汉军正红旗人,大汉奸。

崇祯四年(1631年),皇太极率重兵围困大凌河,辽东告急。身处登莱前线,孙元化立即命孔有德前往增援,但很不巧,一路上雨雪交加,后勤供应严重不足,孔有德尚未赶到辽东,部下就出了问题。

大军路过吴桥时,一名又饿又冻的小兵偷了一只鸡,而这只鸡的来头不小,是资深东林党员王象春家的,孔有德深感得罪不起,便将小兵“穿箭游营”,于是,全军顷刻炸锅,一把火毁了王象春家的庄园,这下事情闹大了。恰巧此时,参将李九成因贪污惧罪赶来投奔,见孔有德下不来台,便极力鼓噪叛乱。而孔有德本就不想去辽东作战,现在又得罪了王象春,左右为难之际,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地扯起虎皮造反,大错就此酿成。

于是,孔有德立即转向,从吴桥一路杀回登莱,沿途攻破州县数十,把山东搅得一塌糊涂,直到最后,连老领导孙元化也变作他的阶下囚。但孔有德毕竟成不了大气候,很快便被官军荡平,无计可施之下,遂带领手下精兵流亡海上,最终,干脆投了皇太极,成了一名铁杆汉奸。

至此,皇太极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神器”,在孔有德带走的这支部队里,即有铸造红夷大炮的工匠,又有受葡萄牙炮师训练的精锐炮兵,明军对八旗军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时代宣告终结,直至野战、攻坚战全落下风,一败涂地。

而坐拥红夷大炮的八旗军,则一路畅通无阻,从辽东直下两广、云南,用大炮轰开了一座座险关坚隘,最终傲视群雄,一统天下,不得不说,孔有德帮了大忙。

但天道好轮回,孔大汉奸固然嚣张了一阵子,其后还率军征伐南明,不过,也该到头了。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西宁王”李定国率军包围桂林,孔有德在城中惶惶不可终日,城破前彻底崩溃,向北跪拜,自刎而死,一代汉奸走完了无耻一生。

大汉奸死于大英雄之手,李定国借此开始了“两蹶名王”的传奇之路,这样看来,孔有德又算是死得其所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