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令日寇丧胆,头颅却被伪军割下邀功,怀孕妻子孤身赴营讨回

1941年6月,在泰州城外,国军又损失了一位重要将领——第四纵队少将司令陈中柱,在日军交战期间不慎遭到伪军猛烈袭击,终因兵力悬殊,不幸中弹身亡,头颅被伪军割下去邀功领赏。

▲陈中柱将军旧照

陈中柱,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6年)出生于今建湖县草堰口乡堰东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早逝,自幼由寡母带大,生活的艰辛让他从小就比别人更努力。在21岁的时候,陈中柱为响应北伐,毅然他弃职回家,策划接应,并在盐阜区组织斗争。后来经堂兄陈独真介绍,陈中柱进入江苏省警官学校学习,后又在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两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因为表现出色,深得国民党元老叶楚伧的赏识。

▲黄埔军校旧址

抗战爆发后,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人,陈中柱迅速投身战斗,并大力动员铁路工人、学生和群众抗日,后被国军委任为战地特种团第三总队少将团长,先后参加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多次大型战役。在战斗中,他表现得非常英勇,总是带头冲锋在一线。在徐州会战中,他依旧身先士卒,带着部队和日军顽强抗争,最后因为寡不敌众被日军冲散了队伍,幸亏有当地的百姓掩护,他才得以逃脱。

1939年底,因为战功卓著,陈中柱受命负责统帅第四纵队,和当地的日军周旋。由于日军装备优良,再加上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又从中阻挠,所以陈中柱的处境一直很艰难,几经周转才到达泰州,在那里进行驻防。后来他的上级李长江投敌,还用枪指着他的脑袋,逼他一起在菩萨像面前磕头发誓,表明自己将投敌,陈中柱当时迫于无奈应承下来,但是回了军营后,立马拉起自己的部队偷偷离开,依旧坚决抗日。

▲侵华日军旧照

对于陈中柱领导的这股抗日力量,日军感到非常头痛,后来还专门派大批伪军向他的驻地发起进攻。由于敌军来势凶猛,而且当时敌人数量众多,战区总指挥部也分不清主攻方向是哪里,因此没有及时将情报传递给他,这就导致陈中柱等人被敌军重重包围。眼见将士死伤无数,陈中柱挥泪下达撤退命令,一边转移一边战斗,士兵越来越少。无奈之下,陈中柱只好先将妻儿交给卫兵,让他们带着家人转移,而他继续和兄弟们且战且走,掩护其他人撤退。为了指挥部队,陈中柱时常一边拿着望远镜查看敌情,一边寻找突破口,但是他身材高大,顶着望远镜在战场上非常显眼,很快有伪军发现了他,迅速用机枪扫射了一顿。陈中柱没有注意,不幸身中六枪,年仅35岁。

▲陈中柱、王志芳夫妇旧照

敌军冲过来以后,发现了他的尸体,将他的头割掉,带回去邀功,只留下一具无头的尸体,丢弃在战场上无人问津。后来当地的老乡感念他是抗日英雄,敬佩他的勇猛,也可怜他的遭遇,拆了自己的门板做棺材,把陈将军下葬,插上一块写着“陈中柱将军”的木牌。其妻王志芳得知后,不顾自己怀有身孕,也不怕遭日军残忍对待,硬是不顾众人的劝阻,毅然前往日军司令部,要求日军将丈夫的头颅交还给自己。日军指挥官南部襄吉被这位勇敢的女子折服,命令部下将陈中柱的头颅归还。为了表达对这对将领夫妇的敬重,南部襄吉还特意举行了一个仪式,向陈中柱上香,在王志芳抱着丈夫头颅离开时,日军全部列队行礼。

▲陈中柱将军之墓

王志芳回到住处后,眼泪一直流个不停,咬着牙将丈夫的头颅缝合到身体上,重新埋在了重新安葬在泰州西门外西仓桥下一个唐姓地主的田里。两个月后,王志芳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 “承志”,寓意继承父亲的遗志。事实上,不仅是儿子,就连她本人也继承了亡夫的遗志,以一介女流的身份参加到抗战之中。遗憾的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十年动乱期间被诬为“反革命罪”,儿子也因为家世问题不能考取大学。面对铺天盖地的挞伐,王志芳默默忍受,最终远渡至澳大利亚隐居,对自己的身世绝口不提,而她的亡夫——抗日英雄陈中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无人知晓。

参考资料:

《抗日战争史料丛编:第四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