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叶家山墓地出土文物“诉说”曾国早期迷踪

叶家山M111墓中出土编钟。(随州博物馆供图)

新华社武汉11月21日电(记者喻珮)为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随州博物馆近日推出了“早期曾国·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展览。300余件珍贵文物首次集中展出,更加清晰地阐述了曾国(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至公元前300年左右,共计700余年)的早期历史脉络,让曾侯谱系逐渐明朗。

经专家考证和考古证明,曾国即《左传》等文献所说的“随国”,属“一国两名”。随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故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国君始祖为西周建国重臣南宫适。曾国存在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

近十年来,湖北随州不断有关于曾国的考古新发现。特别是叶家山和文峰塔曾国墓地,出土珍贵文物15000多件,新发现的曾侯就有6位之多,包括曾侯谏、曾侯犺、曾侯舆等。目前,曾国铜器铭文中名号明确的曾侯已有10位,困惑学术界长达30年的“曾随之谜”得以层层剥开。

曾任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称,2011年和2013年,考古专家先后两次发掘叶家山墓地,共揭露面积8700平方米,发掘140座墓葬、7座马坑,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漆器及象牙器等器物6000余件(套)。这些文物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组合和共存关系明确。考古发现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走进位于随州博物馆南侧的展厅,整个展厅分为上下两层,展出面积共1390平方米,展示了M65、M28、M111三座墓葬出土精品文物。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称,基本可确定M111墓主人为曾侯犺,M65、M28两座墓中有一座为曾侯谏墓。

展出文物中,出土于M111墓中的一套保存完好的编钟,由1个镈钟和4件甬钟组成,是迄今所见中国西周时期出土数量最多、年代较早的成套双音编钟。

同样在M111出土的一件铜簋上,刻有“犺作剌(烈)考南公宝尊彝”的铭文,“南公”即为西周有名的功臣南宫适,“考”是对逝去父辈的称谓,说明南宫适是这一墓主人曾侯犺的直系祖先。

同时,考古专家结合文峰塔M1出土曾侯舆编钟铭文考证,南宫适应该是西周早期周天子分封到南土的第一位曾侯,就此得出了曾国就是南宫适的封国,始封于西周初年。

叶家山M111墓中出土铜簋,及文物展示陈设。(随州博物馆供图)

方勤说,至此,考古学所见曾国的历史,自西周初期的叶家山曾侯开始,至战国早中期的曾侯丙,其粗线条的编年系列基本建立。唯西周昭王之后,即叶家山墓地之后,至西周晚期之前的曾国历史尚不清晰。这有待于今后在以随州、枣阳为中心的更广阔的区域中开展更多的考古工作。

随州博物馆馆长黄建勋也是亲历叶家山考古发掘的专家之一。他说,叶家山这座沉睡了3000多年的曾国古墓,为破译曾国早期历史文化的谜底提供了证据。

黄建勋透露,未来随州博物馆计划进一步“盘活”这些文物资源,办一个更加“纯粹”的曾国文物展,真实展现两周时期曾国的灿烂辉煌,全面梳理曾国由早期到最后辉煌的全部历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