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宰相的称呼那么多,你能说出几个?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垂天子,助理万机”,辅佐帝王执掌朝政的官员,通称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但在历代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并非如舞台戏曲所反映的宰相只是一人、一个称呼而要复杂得多,宰相的称呼也就多种多样了。

殷代、西周把替君王家管理内外事务的人称为宰,而真正总揽百官的则称篆宰,家是最大的意思。春秋时,正式设立左右相的是齐景公。战国时,各国都设相国或相邦、丞相,为百官之长。秦代宰相称丞相或相国、国相。西汉沿置相国,或称丞相, 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主持国家最高政务。

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合称“三司”,共同处理国务。东汉不设丞相职称,司徒即宰相,与太尉(大司马)、司空(御史大夫)共决国策。武帝时,为防止臣下专权,将政务中枢从三公府移入宫廷,由尚书协助皇帝处理之,因而逐渐提高了“尚书令”的职权发展成直接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长官。魏晋以后, 更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三国、晋、南北朝,宰相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尚书令、中书令、中书监、侍中、仆射不等,废置不常。其参预国政者为宰相。

隋唐制度规定三省(中书省、侍中或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及仆射就是宰相。隋代因避文帝杨坚父杨忠讳,改中书省为内史省,长官称内史。门下省长官,不称侍中称纳言。内史、纳言均是宰相。唐初因李世民即位前当过尚书令,此后臣下不敢居此职,尚书省的首长由原来的副职——左右仆射担任,亦即宰相。但在实际上,隋唐两代君主撇开他们,另选重臣数人,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衔,意即与中书、门下长官商量处理国务之官,是事实上的宰相。

五代、宋代均沿唐制,遂直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宰相的官称,而原来的三省长官反而成为闲职了。宋钦宗时,宰相称左右仆射,徽宗时称材“太宰”、“少宰”。南宋孝宗以后,总算恢复了汉代的丞相职称,称宰相为 “左右丞相”,以后的辽、金也是如此。

元代废三省之制,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其中设左右丞相、平章、参政等,行宰相职权。明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后因左丞相胡惟庸专权,与明太祖发生矛盾被杀后,废丞相职称,设立内阁。内阁诸长官称大学士,是事实上的宰相。

清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即为宰相。大学士共四人,满、汉族各二,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两人,满、汉族各一,从一品。雍正时,为防止泄漏机密,在内廷设军机处,无定员,多时达六七人,称军机大臣,处决军国要务,是事实上的宰相,但名义上仍沿前清,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