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背叛刘邦,逃到边境,带领几千人建立一个国家,至今尚存

先秦《礼记·内则》曾记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生:女子设帨于门右。”说的就是一种习俗,刘邦在未发家之前,邻居卢绾与自己的家门口左边都悬挂着一把弓箭,两人也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是刘邦打天下的重要帮手,汉朝最后一个异姓王。

作为从小的玩伴,刘邦非常信任卢绾,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卢绾最后竟然会背叛自己,刘家与卢家从父辈开始就关系不错,令人惊奇的是,两个还在同一天出生,可谓缘分极大,两人出生的那天,邻居纷纷前来祝贺,长大之后形影不离,一起读书玩耍,关系非常好。

刘邦年轻时曾放走案犯,这在当时可是大罪过,卢绾却始终陪在他身边不曾离去,后来跟随刘邦起兵,刘邦攻克汉中之后,被封为大将军守护在刘邦身边,楚汉之争时,卢绾兢兢业业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卢绾与天下诸侯一起拥戴刘邦为天子。

此时燕王叛变,意图谋反,卢绾出兵剿灭叛军,被封为新任燕王,韩信和陈希相继生出反意的时候,只有卢绾始终坚守在刘邦身边,得到天下的刘邦回首才发现,诸多异姓王只有这个儿时的玩伴还在自己身边,卢绾没有辜负刘邦的期望,率兵出击代国。

说来可悲,陈希的叛乱还没平定,南边的又起兵造反,无奈之下刘邦只好让樊哙等人继续对付陈希,自己御驾亲征讨伐英布,大汉二十年,陈希叛乱终于平定,樊哙抓住了陈希的一个部下,这个人为了活命。像刘邦透漏了一个惊天秘密。

“陈希反叛之初,卢绾曾派手下与其暗中勾结。”这个消息对刘邦来说如同五雷轰,自己最信任的人竟然串通敌军,两人究竟是如何“合作”的呢?

据他所说,卢绾曾派人找到陈希,希望双方可以一直保持焦灼的战争态势,这样就能保住各自的地位,刘邦听后半信半疑,他也曾想到这是陈希使的离间计,或者是樊哙嫉妒卢绾,自己不能就这样随便让人摆布,决定亲自查明真相。

当时太上皇刘太公驾崩,借助此事刘邦找来卢绾询问他通敌的事情,刘邦认为作为自己从小玩到的大朋友,自己父亲去世,卢绾一定会来的,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卢绾称病坚持不去。

刘邦总计派出三批使臣去请,面对邀请,卢绾的反应十分异常,说道:“并非我不想见他,只是韩信的下场摆在那,吕后一心想要除掉我们这些异姓王,此时前去,我恐怕会性命不保。”

卢绾是个聪明人,从这里也能看出他勾结叛军的动机,对于韩信和彭越的前车之鉴,卢绾始终铭记在心,不知不觉与刘邦渐行渐远,自发地站到了谋反的功臣行列当中,可是卢绾哪里想到,这次逃避更为吕后抓住了把柄,自己正陷入她设下的圈套当中。

卢绾清楚吕后除掉功臣的决心,却毅然决然的把自己推向了吕后的对立面,所以即便卢绾不反,吕后也不会让他得以善终。

使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回复给刘邦,刘邦又作何反应呢?诏书中明确写到刘邦念及旧情,把卢绾当做自己的兄弟,才三番两次去请他,如今他坚持不出岂不是自己默认了将要谋反的事情,刘邦也不能留下他了。

刘邦收回卢绾的燕王封号,但是没有对他痛下杀手,实际上刘邦对于这群跟随自己多年的兄弟们存在感情,韩信谋反时仅仅贬为淮阴侯,彭越被贬为庶民,刘邦自己从未对功臣下过杀手,对于卢绾同样如此,刘邦多半只是想将其免职。

不过一件事的发生让刘邦决定痛下杀手,卢绾的言论并不足以成为谋反的证据,让刘邦觉得他要谋反的事实还是来自一个匈奴人的证词,匈奴人说道,卢绾曾让部下张胜前往匈奴拉拢关系,其实这是张胜的个人行为,卢绾得知后也非常愤怒,只不过张胜告诉他这样做的理由,听完之后卢绾才放任他作为自己和匈奴之间的线人。

正式和匈奴之间的密切往来,让刘邦决心除掉他。

不就之后,刘邦派樊哙讨伐卢绾,刘邦也因为这件事病倒了。卢绾听说之后急忙带着家人和数千骑兵滞留在长城附近,按他的想法是等到刘邦消气之后回去谢罪,可惜刘邦一病不起,四个月之后驾崩,卢绾只好带着家眷逃亡匈奴,在逃走有个一个叫卫满的随从。

一年之后卢绾病逝,其余人各奔东西,卫满带领千人前往朝鲜半岛,在那里得到了朝鲜王的厚待,公元前194年,卫满散布汉朝来攻的假消息,请求前去护卫,趁机攻陷王都,建立“卫氏朝鲜”。

卢绾生前有人说他面带反骨,而刘邦却始终未下决心除掉他,这是否说明刘邦并非坊间传闻那般狠心,还是有些兄弟之间的情分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