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简单了解金庸的一生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改组国民党,一场改变中国的革命行动正在启航,而在浙江嘉兴海宁,一个婴儿出生了,父母给他起名查良镛。尽管查家在当时也是小有影响力的大家族,但这个婴儿还是不起眼,可以说在整个国家没有泛起一丝波澜,谁也没想到多年以后这个婴儿成长为影响中华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学巨匠,他的笔名叫金庸。

五岁时,金庸在海宁县袁花镇小学读书,7年后离开家乡进入嘉兴一中读初中。不久,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为躲避战事几度辗转,最后在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初中部就读。日寇入侵之时,金庸母亲得了重病,由于战事混乱,不得治而去世,再加上四处迁移的困苦奔波,对金庸家国情怀的萌发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未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起了个由头,才有了郭靖守襄阳之壮举。

1939年,金庸和同学一起编写了《献给投考初中者》的指导书,大火,卖遍内地,此书也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1942年,金庸进入《东南日报》工作,两年后,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理念不合被勒令退学,后再工作与求学之间几度切换,直到1948年南下香港,在《大公报》任职,金庸才找到了一处落脚处,也开始了他灿烂的新生活。

金庸踏入武林的江湖,源于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当时《大公报》旗下有一个晚报,曾有个写武侠小说写得很成功的年轻人,名叫梁羽生,是金庸的同事。1955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即将完结,报纸的总编辑认为查良镛和梁羽生的才华乃一时瑜亮,于是邀请查良镛将武侠小说系列写下去。对武侠非常了解和热爱的查良镛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他开始接替梁羽生的任务,并且把自己名字中的镛字拆开,便是他的笔名金庸。

书剑恩仇录剧照

金庸接替梁羽生后写的第一部小说名为《书剑恩仇录》,一炮而红,从此他的经典武侠小说一发不可收拾,至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金庸封笔,前后十七年写了十五部作品。除《越女剑》外,其他14部即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鹿鼎记剧照

80年代初,广州一家杂志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这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大陆,再加上金庸小说不断被搬上荧屏,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如今影响力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十五部经典镌刻着金庸的青春,也寄托了中华几代人的集体回忆。在中国,可能有人不知道金庸,但没人不知道金庸的作品。

射雕英雄传剧照

金庸除了是个出色的武侠小说家外,还是一个优秀的报业大亨。1959年,金庸和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担任主编兼社长长达35年,在任期间还创办了《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新明日报》。在金庸努力下,《明报》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由于他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能力远超其他报纸,所以很多人称它为中国的《泰晤士报》。

金庸的影响力是很深远的,1973年春,台湾地区政府邀请金庸访问台湾,并且与蒋经国进行了会谈;1981年,鉴于金庸对新闻事业及小说的贡献,英国政府授予金庸O.B.E勋衔;改革开放后,金庸多次回到内地,期间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9年金庸在明报大厦办公室

中英联合声明发布之后,香港回归祖国的具体细节已提上日程。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金庸是其中一位委员,同时还是政治体制起草委员会的港方负责人和经济体制委员会成员。

三年后,金庸和查济民提出了“政治协调方案”,又称“双查方案”。对香港的回归产生一定影响。金庸是做了很大贡献的。

1988年,金庸辞去基本法起草委等职务,结束了从政生涯。

1989年《明报》创刊三十周免的时候,他卸任社长职务;1992年,他将毕生心血《明报》集团卖给商人于品海,从此退出了商界。

2007年金庸辞去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放下了人生的又一个角色。

多重身份的金庸完成了人生角色的一次又一次谢幕,从这一个角色切换到另一个角色,他都无比从容,2018年10月30日,他没有再切换角色,而是永远地离开了江湖。

再见,金庸!再见,江湖!

大侠虽已仙逝,文化犹存人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