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是内斗和腐败!曾国藩指出关键

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运动的最高峰,这不仅仅是指其规模大,更是指其组织严密!太平天国竟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还和满清王朝一度对峙十余年,经历了天京事变后竟然还能中兴,这无疑是历代农民起义中绝无仅有的(朱元璋虽然起义成功,但后期可以说他已经是代表地主阶级的豪杰了),但即便如此,它还是惨败了。

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失败呢?历史课本解释很笼统:小农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刚取得一些成就其内部弱点就暴露出来,什么贪污腐败,什么内斗倾轧都出来了,内部一团糟后,外部又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终革命失败。

这种解释当然没错,但这只是直接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仔细想想,历朝历代的反叛者不都有这种通病吗?内斗,秦末大乱的时候项羽和刘邦两支势力都打起内战来了,朱元璋后来也是和陈友谅张士诚打得不亦乐乎;腐败就更不用说,谁造反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对于功臣从来就不吝封赏……

那么为什么刘邦和朱元璋能打造一个崭新的王朝;李自成好歹也能做几天大顺皇帝;而洪秀全明明事情闹得比他们都大,最后却只能郁郁而终呢?根本原因其实不是内斗和腐败,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曾国藩有一篇文章指出了关键,这就是名动一时的《讨粤匪檄》。《讨粤匪檄》这篇文章之前被骂得很厉害,它被认为是“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恶毒攻击太平天国的朴素观念,鼓吹封建道统”的反动文章,但正是这个评论,说清楚了关键问题——“太平天国触怒的不是皇帝,而是整个统治阶级”。封建时代,中国真正的统治者是谁?是皇帝吗?不,不是的,封建时代真正的统治者是“地主阶级,垄断商人,士大夫文人集团等联合组成的利益集团联盟”,前两者掌握经济运转,后者掌握文化舆论主导权,皇帝只不过是整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已,对于这真正的统治集团来说,皇帝当然重要,但实在事不可为了,皇帝换了,只要新皇帝仍然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也行。

所以刘邦和朱元璋转身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后,他们的皇位就能坐稳定。而太平天国不一样,它是真的让“天地变色”的,用的是古怪的“改造版西方宗教”当理念,把传统纲常伦理全部打破,视儒生为猪狗,经济方面又准备采取“绝对平均主义”。这是不可能被统治阶级接受的(因为太平天国的成功意味着这些既得利益者将一无所有),而这才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始终无法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真正认同。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痛斥太平天国起义以来“砸孔庙,毁佛像”等等败坏纲常伦理的举动,表示他们是比之前的农民起义者更凶恶的敌人(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指出太平天国一旦得势后的严重后果(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这使得整个清朝的统治阶级警觉起来,开始联合对付太平天国。而这则是太平天国无法抗衡的,最终太平天国也因此失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