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挖到19件国宝捐献专家鉴定30年,死后为其开追思会获巨款

1985年,河南商水县一位叫何刚的农民在自家院里,挖出19件元代银器,随后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填补了该院藏品的空白。经鉴定,该批银器被定为二级甲文物1件、二级乙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1986年2月,何刚又将存放银器的缸也一并捐赠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遗存银器较少,何刚所捐珍贵文物填补了此类藏品空白,在以后的展览中被多次使用。

由此,何刚的名字被镌刻在故宫博物院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的“景仁榜”上。在故宫博物院网站上,有一段对何刚的简介:何刚先生,河南省商水县固墙镇固墙村村民。1985年在自家挖出元代银器数件,遂主动捐献给故宫博物院。这种自觉保护出土文物的行动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32年后,54岁的何刚在一起工程事故中不幸遇难。获知这位农民不幸离世,故宫博物院为他举行追思会。这在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向为中国文博事业做出贡献的捐献者表达深切的悼念。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何刚把在自家院里挖出的文物分两次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填补了该院元代银器藏品的空白。三十多年来,他一直活在“坎”里,两任妻子先后去世,父亲重病,儿子离婚……连自己最后也倒在了工地上,劳苦的一生被终止在54岁。鉴于他生前家庭屡遭变故,生活遇到极大困难,故宫博物院先后两次给予其资助。此次罹此大难,故宫博物院又再次向何刚的家属提供了10万元的困难补助金。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