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锦衣卫赐服讲究

明朝四大赐服有蟒服、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锦衣卫的高级人员有三种服饰:蟒服、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为官员朝服。《明史·舆服志》:“正德十三年,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

【蟒服】

蟒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要特赏才能得到蟒服,这么稀缺,自然不是寻常人等可得的,寻常人若敢弄个山寨的穿出门嘚瑟,按照法律,制作的工匠处斩,家属发配,穿着者重罪不宥。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永乐十五年,苏禄国三王率众朝贡,(成祖)各赐玉带一,黄金百,白金二千……金绣蟒龙、麒麟衣各一”(《明史·外国列传·苏禄传》,中华书局,1974,8244页)。

上图为秦良玉平金绣蟒凤衫,此件为黄缎绸地,并金绣花蟒凤式样。胸前正中绣金四爪蟒,胸背及两袖皆绣彩凤。为明末崇祯皇帝御赐给北上勤王的重庆女将军秦良玉的官服。现藏三峡博物馆。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说:“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根据上图和山东曲阜孔府旧藏的传世明代蟒袍实物,你会发现,如果不仔细辨别,乍一看很容易把龙和蟒混为一体。

《元典章》卷五十八记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不花帖木耳奏:'街市卖的缎子似皇上御穿的一般,用大龙,只少一个爪子。四个爪子的卖著(者)有奏(着)呵'。”说明四爪大龙缎袍(即蟒袍)在元初就已经在街市出卖。

《明史·舆服志》记内使官服,说永乐以后(公元1403年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次则飞鱼……。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又有膝襕者,亦如曳撒(据《碎金》称作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织细云蟒,盖南郊及山陵扈从,便于乘马也。或召对燕见,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但)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红、黄之别耳。”这段记载可知,蟒衣有单蟒,即绣两条行蟒纹于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两条行蟒外,在前胸后背加正面坐蟒纹,这是尊贵的式样。至于曳撒是一种袍裙式服装,于前胸后背饰蟒纹外,另在袍裙当膝处饰横条式云蟒纹装饰,称为膝襕。

【飞鱼服】

飞鱼,据《山海经》载:“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具有神话色彩。《林邑国记》说:“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

飞鱼服是明代锦衣卫和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所穿官服,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佩绣春刀,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赐服。至正德间,如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下,都得飞鱼服。飞鱼服并不是锦衣卫里上下全员穿着。一般有资格穿这种服饰的基本都是锦衣卫的正三品堂上官,是荣宠和身份的象征。

上图为红地飞鱼纹纱单袍,斜襟立领款,孔府藏。

据《明史》记载,飞鱼服在弘治年间时一般官民都不准穿着。即使公、侯、伯等违例奏请,也要"治以重罪"。到了嘉靖、隆庆间,这种服饰也颂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赏赐而服者。官员要有一定品级才允许穿着飞鱼服。

跟绣春刀一样,身为皇家赐服,飞鱼服是主要的礼物之一,而且送的人群范围更广。嘉靖皇帝曾赏赐给大学士李时等人飞鱼服。明武宗年间宦官刘瑾把持朝政,飞鱼服发得过多过滥,当时日本的细川家派宋素卿来明朝贸易,向刘瑾行贿千两黄金,竟也获得了御赐飞鱼服。

所以明世宗一上台,就下诏重申:“近来冒滥玉带,蟒龙、飞鱼、斗牛服色,皆庶官杂流并各处将领夤缘奏乞,今俱不许。武职卑官僭用公、侯服色者,亦禁绝之。”可是,这并没有啥用,明世宗自己很快也加入到滥赐蟒袍的队伍中。禁令连自己都不遵从,也是够讽刺的。

由于属于御赐产品,因此飞鱼服不能算是锦衣卫的野外工作服,虽然明武宗以后飞鱼服发得太多太滥甚至可以明码标价了,但是飞鱼服毕竟带着御赐光环,因此估计大部分还是在公开正式场合穿戴,属于正经的礼服,一般没有执行任务的锦衣卫会穿着飞鱼服在密林泥地里打架。

具体什么级别的官穿哪种服装,明代不同皇帝规定也不大一样。正德年间,明武宗就规定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等等。明朝嘉靖皇帝则以蟒为尊。不过,皇帝到底是皇帝,自己可以滥赐蟒袍,但别人却不可以乱穿!毕竟公开场合还是要面子的,因此发现“以身犯禁”的兵部尚书张瓒,明世宗不免龙颜大怒。下面来看一下记载:

《明史·舆服志》:“嘉靖十六年(1537年),群臣朝于驻跸所,兵部尚书张瓒服蟒。帝怒曰:‘尚书二品,何自服蟒’。张瓒对曰:‘所服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非蟒也’”。皇帝的意思就是“你只不过是二品的兵部尚书,居然敢穿蟒袍?”尚书说我穿的是飞鱼服啊,跟蟒服比较像。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但却透露出来一个细节:飞鱼服和蟒袍非常类似,乍一眼看去非常容易混淆。

飞鱼类蟒,亦有二角。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非真作飞鱼形。飞鱼纹《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或曰龙鱼似狸一角,狸作鲤)。”因能飞,所以一名飞鱼,头如龙,鱼身一角,服式为衣分上下二截相连,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积。

总结就是从服饰上区别飞鱼纹和蟒纹,主要看尾巴,尾巴分叉的是飞鱼纹,不分叉的就是蟒纹。飞鱼和蟒为四爪,五爪为龙。只要有飞鱼纹案的服装都可以称为飞鱼服,不论形制。除此以外,你还需要明白:飞鱼服不是普通的朝服,它只有在朝会等重要的特定场合才能穿着。飞鱼服不是人人都有的,得上一定品阶才能拥有。

【斗牛服】

明朝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参见《明史·舆服志三》。斗牛服与蟒服、飞鱼服,因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

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晋书·张华传》说,晋惠帝时,广武侯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请通晓天文的雷焕去询问,雷焕说是丰城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就让雷焕为丰城令。焕到任,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华,一以自佩。后张华被杀,剑忽不见。雷焕死后,其子持剑过延平津,船至江中,剑忽跃出,堕水。但见二龙蟠萦有文章,水泯警沸,于是失剑。明代斗牛服为牛角龙形。

明朝大贪官严嵩在被抄家后,曾将其家产列清册,取「太阳一出冰山落」语意,名曰《天水冰山录》,光是登录财的字数竟多达六万多字。

严嵩、严世蕃父子被抄家产的《天水冰山录》,最能反映明代的这类贵宦的抄家,并由抄家侧射出一个王朝腐败的影子来。

《天水冰山录》记载名录其中有五爪云龙过肩妆花段(缎),各种颜色质料的蟒龙纹衣料。如蟒龙补、过肩蟒龙。蟒、蟒补、过肩蟒、过肩云蟒、百花蟒;斗牛、斗牛补、斗牛过肩、斗牛过肩补;飞鱼、飞鱼补、飞鱼过肩、飞鱼通袖等各式衣、圆领、袍、袄、女衣、女袍、女袄、女披风等成衣和织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结构裁片排料而织制的服装匹料。明代斗牛服在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明墓、广州郊区明墓均有实物发现。

由锦衣卫的绣春刀、飞鱼服生发开来,明代服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虽然绣春刀于今已难觅其踪,但是飞鱼服的实物是确有存留的,尤其是山东孔府旧藏的明清服饰,就保有蟒服、飞鱼服等珍贵实物。

综上所述,蟒、飞鱼、斗牛皆为龙形的变异。所谓的蟒衣、飞鱼服、斗牛服只是龙袍的衍生物而已。另外在明以前,蟒龙、飞鱼、斗牛、麒麟都有祥瑞、吉兆的含义,明帝国综合利用了它们的祥瑞特点,并创造性地使之与龙形发生联系,龙减趾为蟒,龙加翅为飞鱼,龙加角为斗牛,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服饰装饰,为中国古代的服饰装饰增加了新的内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