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最经典的一首送别词,被后人赞誉为“观止之词”!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送别诗词古来有之。古人但逢亲友远游送别、心中感慨,多以诗词赋之相赠。早在《诗经》中便有一篇送别诗《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送别诗。

而诗歌最为璀璨的唐宋两代,自然也不乏为送别而作的唐诗宋词。如唐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等。宋词中的送别词最著名的则是柳永的《雨霖铃》,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写尽古今离情之悲。

宋词中的送别词不同于唐诗的是其风格颇为狭窄,早期宋词多缠绵婉约之作,送别亦然,因而北宋的送别词少有如唐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般豪迈慷慨之句。直到苏东坡大开词境,创豪放之风,送别词方才有豪迈之情。

下面这首《八声甘州》便是苏东坡最经典的一首送别词,气象雄杰豪放,开宋代送别词之先河,被后人誉为“观止之词”: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苏东坡喜好与和尚道士往来,至今人们还常常谈论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趣闻逸事。但实际上,苏东坡与佛印的来往仅限于其在杭州任上,而真正与苏东坡来往频繁,堪称是至交好友的和尚则是这首词词题中所说的“参寥子”,也就是僧道潜。这位参寥子与苏东坡肝胆相照,相交至深。苏东坡知徐州,参寥子相随而来;苏东坡贬黄州,参寥子千里寻友;苏东坡守杭州,参寥子又来与他相邻结庐;苏东坡贬岭南、海南,参寥子又欲前往,终被苏东坡劝住。如此同甘苦、共志趣的友情,着实令人艳羡不已。

苏东坡这首词便是其离开杭州时,写给来相送的参寥子的。开篇便是突兀豪语“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点出离别之情,既有万里卷潮的气势,又暗含离情愁苦。而后数句则以豁达之语相寄“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并自夸早已“白首忘机”,达到超凡脱俗、宁静淡泊的心境。

下阕转而回忆与参寥子共游西湖之事。“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写出了苏东坡与参寥子相知之深,紧接着以谢安、羊昙典故,希望日后能与老友携手归隐。末句则以白话相劝:“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这首送别词既有离别之愁,亦有对愁之豁达,其豪迈超旷,于宋词之中可谓前无古人。一句“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更是被词家赞赏不已。有清代词家点评此词曰:突兀雪山,卷地而来……气象雄且杰……又出以闲逸感喟之情,所谓骨重神寒,不食人间烟火气者。词境至此,观止矣!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