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炮弹击中,快要下葬时竟“死而复生”,后成开国中将!

1933年10月中旬的一天,红36团、30团攻打四川万源草坝场守敌的战斗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

36团2营营长刘昌毅率领突击队冲上前去,从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右侧撕开了一道缺口,后续部队迅速扑上。敌慌忙调兵补救,无奈为时已晚,被迫退到第二道防线。

战斗中,刘昌毅的右胳膊被飞来的子弹擦伤,所幸不太重,他蹲在地上让人包扎了一下,又投入了战斗。

敌人加大了火力。突击队奉命后撤,作短暂休整。刘昌毅向团长、政委汇报了突击队的伤亡情况,喝了几口水,又急忙向前沿阵地走去。他要仔细观察敌人的火力分布情况,以便选择有利地点实施第二次突出。

前方的地形复杂。刘昌毅伏在坎坡上,拿出望远镜看了一会儿,有的地方仍看不清楚。于是,他要通讯员和誓卫员伏着不动,自己则站起来朝前走了几步,换个角度继续观察。

这时“轰隆”一声,敌人的一颗炮弹突然打来,在距离他约10米处的地方爆炸。

“刘营长!”通讯员和警卫员一边呼喊,一边跑上前去救护。

刘昌毅昏倒在地,脸上身上多处负伤,有块弹片从他下巴左侧穿进右侧,牙齿打掉了好几颗。通讯员和警卫员不禁哭出声来,急忙把他抬回团部。

由于失血过多,刘昌毅处于休克状态。为了尽力抢救,团长、政委决定马上派人将他送往后方医院。

当务之急是输血。救人要紧,医生也顾不上那么多,在无验血仪器的情况下,找来几名战士,为他直接输血。

由于血型不对,他的体温骤然上升。医生不得不拔掉输血管,停止输血。

“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活刘营长!”警卫员胡少荣用沙哑的嗓音,苦苦哀求着。

医生摇头叹气、指了指简陋的医疗设备,摊开手,表示实在无能为力。

躺在病床上的刘昌毅持续高烧,面部肿大,不省人事。军、师首长闻讯赶到医院看望,若不是医生介绍,谁都认不出他了。

第二天,医院传出话来,说刘昌毅“断气”了。大家的心情十分悲痛,许多干部战士流下了眼泪。

其实,刘昌毅并未断气。当时,红军医院条件很差,有的连听诊器也没有,医生判断伤员死活,仅凭感觉,用手摸、耳听。

36团完成了草坝场的战斗任务,马上就要转移。有个警卫员是木匠出身,找当时老乡买来几块木块,专门为刘昌毅钉了一口薄薄的棺材。战士们又在附近山坡上挖了一个土坑,人入棺了,准备盖板下葬。

“刘营长,你不能走,不能走啊!”警卫员胡少荣扶着棺材,哭得格外伤心。

“小胡,人死不能复生,别哭了。”负责处理“后事”的一位干部劝了两句,接着提醒道,“你再看看刘营长还有没有需要带走的东西。”

胡少荣朝躺在棺材里的刘昌毅看了看,陡然记起还有支手枪忘了放在里面。

这支手枪是在反围攻作战时缴获的战利品,刘昌毅特别喜欢,把它当成宝贝,有了空闲便拿出来擦一擦,摸一摸。

当胡少荣掰开刘昌毅的手,把枪放到他手中时,突然感到他的手在微微地颤动。

胡少荣觉得蹊跷。于是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擦干泪水,再次触摸他的手,的确在动,又摸摸他的鼻子,有微弱呼吸的感觉,便惊喜地说:“刘营长没死,刘营长还活着!”

大家顿时转悲为喜,把刘昌毅抬出棺材,送回医院继续治疗。

“死神”同刘昌毅开了个玩笑。差点被掩埋的他竟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活了下来。

此后,刘昌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逐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