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中箭失血快死,成吉思汗命人将其塞进牛肚中,救回性命

在我国古时的冷兵器时代,弓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远距离武器。在很多历史的影视剧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守城的弓箭手们,可以对远方的敌人进行弓箭射击,这样可以在敌方来临之前就杀伤敌军一批人马。在我国古代的战场,被弓箭射中,几乎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就拿三国时期的关羽来说,他就曾经两次身受箭伤。第一次被庞德射中,第二次被毒箭射中肩膀。这些类似的事件,其实在历史上是发生过很多次的,那么今天,我们要来讨论的就是有关箭伤后的治疗方法。

其实在古代,最普遍的箭伤治疗方法就是拔出箭头,然后再对伤口进行敷药包扎。不过一般情况下箭伤都是比较危急的。否则受伤严重的话,那么便很容易导致流血过多最终休克。这样的情况可就非常的危急了,因此成吉思汗就创造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治疗箭伤方法,不过这一个治疗的方法让人有点难以置信,但是效果却意外惊人的好用,并且,成吉思汗的这个方法还被李时珍载入了《本草纲目》中,一直到清朝时期,这个箭伤治疗方法都还继续被使用。

在《元史》上有记载,成吉思汗西征之时,他的大将郭宝玉,由于胸部中箭流血不止,伤势看上去像是十分的严重。随军的大夫马上就按照常规的箭伤处理方法进行救治,但依旧无济于事,眼看着郭宝玉失血过多命若悬丝,成吉思汗不想要失去自己的这名爱将,于是就命令士兵当场宰杀了一头活牛。并且命令下属将牛的腹部掏空,紧接着,成吉思汗就将郭宝玉塞进了牛肚中。后来奇迹就发生了,郭宝玉居然真的慢慢清醒了过来!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之后,郭宝玉渐渐的康复,终于他又能够上阵杀敌了。

在历史上,这样的治疗箭伤方法,被人称作“腹罨疗法”。其实是因为在蒙古时期,战士们大多数都是骑兵,非常擅长射骑。由于他们这样的特性,导致经常容易受伤于是随军的医大夫们,就不断的寻找以及摸索,克服这些疾病的方法,最终腹罨疗法就产生了,这是一种将活人放在动物的腹部之中的治疗方法,不得不说古人实在是太具有智慧了!

腹罨疗法的治疗原理就是利用了动物的体温,这些体温能够在患者的局部以及穴位点,让失血过多的人保持住体温不会休克,同时又促进了气血的运行。还能对伤患的人起到镇痛消肿的作用。看了这个原理,一切的疑惑也就都能够解开了!在此,小编不得不佩服古人们的智慧,果然实践出真知!对此,元朝大将胸部中箭命若悬丝,成吉思汗将他塞进牛肚,救活了性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