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能够成功,与诸葛亮无关,而是因为周瑜九年前就曾经用过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以》第四十九回,发生在诸葛亮“借东风”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赵云、丁奉和徐盛。原文如下:

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于船尾大笑曰:“上覆都督:好好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徐盛曰:“请暂少住,有紧话说。”孔明曰:“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将军不必追赶。”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来。看看至近,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

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岸上丁奉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诸葛亮神机妙算,人不可及。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吾等只索回报便了。”于是二人回见周瑜,言孔明预先约赵云迎接去了。周瑜大惊曰:“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鲁肃曰:“且待破曹之后,却再图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为取得赤壁之战的最后胜利,诸葛亮在南屏山“借东风”,不料借风的成功令周瑜更加妒忌。为了尽快消灭诸葛亮这个日后劲敌,周瑜派丁奉、徐盛前往南屏山捉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早已安排赵云前来接应,最终丁奉、徐盛二人无功而返。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丁奉所说的“神机妙算”, 意为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唐代李贤在《后汉书•王涣传》注中的“智算若神也。”

周瑜火烧曹军战船,取得赤壁之战的决定性胜利,这一点是历史事实,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根据当时两军的地理位置来判断,所谓的“时风盛猛”指的的确是东南风。

不过,东南风是否与诸葛亮有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诸葛亮并非参与赤壁之战,仅仅在出使江东说服孙权之后就回到了刘备身边。那么,周瑜、黄盖等人又怎么知道在岁末寒冬的长江流域会有东南风出现呢?

事情还要从九年前的一场战争说起。时值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冬十二月,孙策与刘表手下大将黄祖曾经在沙羡一带展开激战。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火放上风,兵激烟下,弓弩并发,流矢雨集,日加辰时,祖乃溃烂。锋刃所截,猋火所焚,前无生寇,惟祖迸走。”

从两军的地理位置来看,黄祖在西北,孙策在东南,说明当时也是东南风,而周瑜、黄盖等人都参加了那次战斗,东吴诸将对这种冬季起南风的天气不会陌生,因此,利用东南风火攻曹军并非运气使然,而是吴军深知当地气候所致。因此,周瑜、黄盖等人能在九年后同样是冬十二月的赤壁之战中想出“借东风”的妙策,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