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什么愿意守寡?她们是如何“自律”的?

现如今,当代人离婚再婚已是常态化,可是在“三纲五常”的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十分卑微的,受着“三从四德”的约束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传统糟粕观念下,拥有一座贞节牌坊被视为无上的荣耀!

古代女人从小就被灌输出嫁从夫,一女不侍二夫的思想,久而久之,改嫁在她们印象里就是不贞洁的代表。而且,在外人眼里改嫁也确实是不忠的表现,即使有人愿意娶一个寡妇,但是以后也只能在别人的嘲讽中生活,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如果改嫁后要面对这些流言蜚语,还不如忍一忍就这样孤独地过一辈子。

那时的社会,对于寡妇的要求是非常冷酷,甚至是缺少人性的。《礼记》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寡妇不夜哭。”意思是说身为寡妇,要安心守节,不能在深夜里哭泣。寂寞的深夜里,一个人悲伤地哭泣,是不是想男人了?还是被某个男人欺负了?这是为社会道德和舆论所不允许的。

古代的寡妇,尤其是年纪轻轻就丧夫的女子,她们也是有着正常的人生需求的,那么,她们是怎么与身体战斗,度过漫漫长夜的呢?一个最重要的做法,就是“自律”,自己给自己套上一重枷锁,在压抑中孤老一生。

深锁家中,是对欲望最好的拒绝。所以,古代女子旦丧夫寡居,就会过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生活”。《广州府志》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明嘉靖年间,广东南海县朱黄氏,很年轻时就守寡,她“动遵礼法”,从不踏出家中大厅半步,被当时人称为“女君子”。

而《明史》中记则载了一件更加悲惨的事:某县李胡氏,25岁守寡,发誓终身不出家门。一天邻家起火,大火烧到她家,家人赶紧过来救她,她却把7岁男孩从门口交给嫂子,然后“抱三岁女端坐火中死”,宁死也不出家门。这样的守身,是多么惨烈啊。

除了自己给自己套上宅家一辈子的枷锁外,还有人以“兴趣转移法”来排遣寂寞,有这么一位70岁左右的老奶奶,她守了几十年的活寡。在她临终之前,说出了积压在心底几十年的辛酸。她说“年轻的时候丧夫,内心深处孤独寂寞了几十年。为了不让自己停下来胡思乱想,她就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用红线串起了一堆铜钱,每到晚上就开始数铜钱,一个一个不停的数。一直重复着,身心累了,就没精力乱想了,这才开始了每天的睡眠!当这些铜钱再被拿出来的时候,上面的花纹图案都已经被磨到模糊不清了。”

总而言之,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家庭,一旦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那么,接踵而至的就是噩运。女人一直都是处于弱势地位,甚至还会被认为红颜祸水、克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